手机充电2个致命操作,大多数人会这么做
2018-07-1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现如今,没有手机,生活会变得怎样?都不敢想了吧!
安 全
现如今,没有手机,生活会变得怎样?都不敢想了吧!
很多人早起第一件事是刷手机,晚上睡觉前也要看会儿手机。为让手机不间断续航,很多人习惯在睡前给手机充电。可你知道吗?这样充电很危险,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手机充电器24小时待命
暗藏危险
平日里,很多人都会把手机充电器一直插在电源上,不拔下来,即用即充,图个方便。其实这样暗藏危险。

2018年5月17日,河南新乡,一居民家二楼冒出黑烟被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扑灭大火。浓烟散去后,工作人员发现,屋内的床及被褥已被烧毁,万幸的是当时起火的屋里没人,加上扑火及时,没有造成更大损失。
后来根据现场情况初步分析,着火原因是长时间充电的手机未从插座中拔出,充电器被引燃所致。
2017年9月,江苏南通一住户家里起火,引燃了床、空调等物品,就是手机充电器引起的。
2016年7月,湖南一小区居民家中,客厅插座上两个多月未拔的充电器发生故障导致火灾,屋主和女儿均被烧伤。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雷弈安介绍,充电器是一个变压和整流的器件,插在线路板上就通了电,会消耗一定的电流,并且一直处在工作状态。
如果充电器放在插线板上长期不拔,它会持续发热,从而加速器件和材料的老化,这样的话容易产生短路或者高压击穿,从而引发火灾隐患。
手机长时间充电不拔
当心爆炸
手机的使用率太高了,90%、70%、30%、5%......现代人有一种共同的焦虑——手机没电了。
很多人习惯于给手机长时间充电,睡觉前放在床边一充一整夜,这样真的安全吗?实则不然。
2017年11月,湖南,一家四口遭遇火灾,熟睡的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受伤最严重的两个孩子,最终都没能挽回生命。起火原因可能是两部手机放在枕下充电发热而导致。
2018年1月,广西发生一起手机爆炸事件,一名年仅12岁的小男孩手掌被炸得血肉模糊,右手食指被炸没了,拇指、中指、无名指也都炸伤,失去了供血,手掌皮肤被炸得稀烂。

实际上,正常情况下,手机充三四个小时就能把电充满了,建议充好电后把电源线拔下来。
手机不要充电一整夜,千万不要把手机放在床头充电,以防危险发生,造成人身伤害。
此外,充电时尽量不要打电话。因为,充电时,手机电池会产生热量,如果继续打电话,热量会快速提升,易引发危险。
每年夏天,因手机充电爆炸、充电宝爆炸而受伤的患者会明显增多。
在此提醒——

(请装饰下面内容) 如何避免手机过热
Ø 使用原装配件,不要图便宜买劣质电池。
Ø 避免使用散热不良的手机保护壳。或者在手机发烫时去掉不用。
Ø 避免长时间使用耗能高的手机软件,避免过久视频或者通话。
Ø 关闭不使用的后台程序、自动下载、自动更新功能。
Ø 避免在温度高的环境下使用手机或者将手机放在高温高压的地方。
如何选购充电宝
ü 要购买标识完整的产品。产品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额定容量(额定能量)、电池能量(电池容量),厂名或商标。
ü 输入输出端口要有端口名称及额定电压、电流值;包装上标注安全警告、生产日期或批号、厂名厂址,必须使用中文标识,包装与产品上标识的重复内容必须一致。
ü 充电时若发烫应立即停止充电,若显示已充电完毕应及时断电。
ü 避免接触重物或尖锐金属部件,防止内部电芯被重物压变形或被尖锐金属刺穿,发生爆炸。

充电器或类似电器起火,如何急救
l 第一时间要切断电源,必要时可切断整层电源。
l 千万不要用水扑救!因为水是导电的,而且,如果泼在充电器或其他电器上,容易发生爆裂或者爆炸的危险。
l 火苗较小时,可使用厚重的衣物或者被褥进行扑打或者覆盖火苗,隔绝空气,必要时要及时拨打119报警。(工人日报)
编辑:编辑部
来源:《电源工业》杂志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严重影响手机寿命,不要再这样充电了
为方便给手机充电,很多人会把充电器插在插座上“随时待命”。充电器长期不拔会爆炸吗?给手机充电时要注意什么?这些知识要掌握。
-
下周一起,北京机动车尾号限行轮换
北京市机动车尾号新一轮限行,请关注。
-
UC被查!
近日,针对UC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榜单主榜扎堆呈现极端敏感恶性案事件词条等非权威部门、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涉及网络暴力、未成年人隐私等相关话题,破坏网络生态秩序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广东省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UC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
个人如何通过“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申领第三代社保卡?
8月1日,全市启动第三代社保卡第四批,集中换发以个人名义参加本市社会保险的人员,可通过市人社局官网“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申领。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密云西庄子村党支部委员何淑英:村民心中的“避风港”
“这次发大水,淑英就是我们的‘避风港’!”冯家峪镇西庄子村头,记者见到村党支部委员何淑英时,她正在为受灾村民登记发放新到的一批政府救灾物资。登记姓名、人口,让村民逐一签名,再分发物资,整个过程一丝不苟。在村里采访,讲到这位有着39年党龄的老党员,“认真”“热心”“真不赖”……很多村民竖起大拇指。
-
尹力、殷勇就防汛和降雨应对工作再调度再部署,要求连续作战不松懈,用心用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月4日,市委书记尹力来到市应急指挥中心,就防汛和降雨应对工作再调度再部署。他强调,当前主汛期还未过去,我市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正是吃劲的时候,决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