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蓄电池网络组合的BMSA
2018-12-0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管理系统,是必配的总成部件,现在市场上流行的BMS,都是针对单串蓄电池的。在采用蓄电池网络组和结构后,由于采用了多串并联的电气连接方案,就需要采用专用配套的BMS。本文就网络BMS的基本要求所以说明。
摘要: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管理系统,是必配的总成部件,现在市场上流行的BMS,都是针对单串蓄电池的。在采用蓄电池网络组和结构后,由于采用了多串并联的电气连接方案,就需要采用专用配套的BMS。本文就网络BMS的基本要求所以说明。
关键词:阀控蓄电池、维护
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管理系统BMS,是对蓄电池进行检测和管理的。现在流行的BMS,记录的数据是单节电压和整车电流值。这两类BMS的结构、数据显示完全不同,为避免混淆,我们把测量电压信号为主的称为BMSV,把网络组合配套的BMS称为BMSA。
电动汽车蓄电池结构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网络组合法。这种组合与现有的单串蓄电池相比有8个优点,这些优点的发挥,需要专用的“网络BMSA”的技术保障。
1、蓄电池电路的基本结构
采用网络组合法,基本电气单元是“单元包”。笔者采用的“包”是标称电压为36V的独立单元,在单元包内部,
电池无论如何组和,在BMSA中都是不做检测和记录的。所以我们只说明“包”以后的组和。
整车的蓄电池组和示意见图1。
在图1中,在长短线电池符号的外面,有一个方框,表示是一个电池包。通常包的容量和电压两个参数都是随车况而定的。大多数车辆可以按36V的标称电压进行设计,整车的电压,是按72、144、216、288V这样的台阶
选取的。在有些情况下,在一个车辆上,为了提高车辆蓄电池箱的空间利用率,笔者也曾采用过36V和72V的两种电池包,也采用过22Ah和34Ah两种容量电池包。但在一串电池中,每包电池容量必须一致,每串电池的标称总电压必须一致。
在每串蓄电池中,都设一个电流检测装置,可以用霍尔元件,也可用75mV标准分流器。采用霍尔元件需要独立供电,元件发热量小,可以不考虑。采用分流器元件的,需要考虑器件的绝缘和散热问题。图1中的总电流F8和其他分流器F1~F7电流测量原件,需要定制专用的结构,由于汽车上的安装环境狭小,防止粉尘和水分的条件较高,适合电动汽车使用的很难找到。最终可以采用的结构,要根据车体电池箱的布置和结构确定。
2、信号源说明
网络BMSA的信号源有两类,一类是电流信号,一类是电压信号。每串电池产生一个电流信号,整车总电流一个信号。总电压只有一个信号。
对包电压可以不做检测,因为检测值基本一样,数据没有参考价值。
对电流的检测信号有正负之分,正信号是充电值,负信号是放电值。充电作业经常不在换电站,而是在就近的充电桩,所以充电时间和充电的能量数,需要记录下来。
在两次充电之间的放电容量,要进行累计并存储,一旦充电结束,就要从新开始记录放电容量。累计全部放电容量,就知道蓄电池的工作负荷和有效循环次数。
检测各串蓄电池的电流,是对电池串性能的最有效检测。对电化学电源来说,电流的化学效应有很大程度累计时,才能在电压参数上表现出来差异。因此对蓄电池内在性能的判断,电流值的检测要比对电压值的检测有效得多。
各串电池的标称容量虽然相同,但充放电性能始终是不一样的,总是符合按正态分布规律,我们最关心的是从放电性能最差的那一串。这是在电池发生失效故障之前就能发现的,在事故酝酿的过程中,及时排除故障,是每一个用户都希望做到的。
3、显示和记录
图2所示是一个12串电流的信号在司机面板上的显示。
其中的容量显示是整车的容量。尚有的保有容量的显示,绿色区域为保有容量值的对应区域。其他的实时值有总电压,总电流,本次已经充(放)电的能量,电流差限是设定值,超过设定值就发生记录事件。
显示在液晶屏上的每串电流数据见图2中的直方条。
显示屏数据的更新频率为1秒。电流的数值是瞬息万变的,数据记录并不是按时间间隔定时记录,而是按状态记录,当电流超过一定值才做记录,通常设置在汽车的启动时,这时的电流值最大,电流的差值也最大。这样记录的数据量少,且有用。如果按时间定时记录,会产生大量垃圾数据。
每次充电后,在放电过程中只保留1次放电时记录的电流最大差值,其余数据不保存。更换电池串也是只更换电流最小的电池串。
BMSA数据的作用是给蓄电池维护提供数据,对维护作业没有参照作用的数据,就不必显示和记录。
4、报警
BMSA的报警有以下几点:
4.1蓄电池最低保有容量警告,在放电中容量降到20%和10%分别报警,到15%只保留牵引电机供电,切断其他电路的供电,容量降到5%必须关断主电路,需要设置人工恢复,并作违章使用记录。
4.2充电时最大的电流的电池串,有两种情况,正常的情况是电流值大但变化正常。充电电流如果基本恒定不变,就要检查该串电池的故障处所。
[作者简介]
段万普,高级工程师。连续40年从事蓄电池合理使用与维护技术的研究。电邮:15969582562@139.com
(此文章为原创,转载须白条通过)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段万普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电动汽车实验室
标签:
上一篇:蓄电池维护技术的由来和发展
相关信息
MORE >>-
ADI公司和宇通集团推出首款面向电动重型车辆市场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
随着全球向净零排放迈进,ADI的电气化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实现交通运输与能源网络的脱碳。通过提供先进的电池、电源和能源管理技术,ADI帮助包括电动汽车、储能系统、输/配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内的电气化生态系统实现高性能、高可靠地弹性运行。
-
行业报告丨2022年全球锂电池粘结剂出货量达8.2万吨 国产化替代任重道远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粘结剂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
电池保养这份电动车“防晒"攻略必不可少!
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空调、WiFi、西瓜夏季必备三件套也安排起来了,为了更好地满足出行需求,夏季电动车防晒养护工作必不可少。
-
电池进入CTC时代,软包电池如何做大?
从全球来看,电芯都是在往巨大化发展,这一方面是为了制造效率,同时也是考虑到整包的成组率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在铝塑膜国产化之前,软包电芯在国内市场一直处在较为弱势的位置。但随着国内材料生产的进步,以及软包技术的不断积累,以孚能科技为代表的大软包电芯的技术路径也是做大尺寸,并在结构上进行优化。这个路径的发展步调与方壳、圆柱电池是保持一致的。
-
近20家企业入局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追踪
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落地被行业视为破“锂”垄断的重要路径,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钠离子电池的赛道。
-
钠离子电池成资本市场“新宠”,谁在抢先布局?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今年一季度末,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钠离子电池、模块化换电等取得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