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进入CTC时代,软包电池如何做大?
2023-03-2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从全球来看,电芯都是在往巨大化发展,这一方面是为了制造效率,同时也是考虑到整包的成组率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在铝塑膜国产化之前,软包电芯在国内市场一直处在较为弱势的位置。但随着国内材料生产的进步,以及软包技术的不断积累,以孚能科技为代表的大软包电芯的技术路径也是做大尺寸,并在结构上进行优化。这个路径的发展步调与方壳、圆柱电池是保持一致的。
随着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产品配合越来越深入,电池应该如何最优化,如何适应更多的车用动力电池场景——围绕着这些思考,动力电池在形态上出现了几个明显趋势:
首先是电芯的尺寸和容量变大:不仅是圆柱,软包和方壳,都是越来越大。
◎ 圆柱电池:是从18650,到21700,再到4680演进。
◎ 方形电池:从原来的VDA尺寸(148*26.5*91mm),变得越来越“宽、厚”。
◎ 软包电池:也是从适用VDA模组(长度300mm),到MEB的590模组(长度500mm+),还有继续往大软包发展的趋势。
从结构上来说也在不断简化,尤其是电池设计开始走向CTP和CTC之后。我们本文重点来讲讲软包电池尺寸的规格变化。
Part 1
软包电池的尺寸规格
从产线和设计来看,软包电池的尺寸和体积灵活多变,可根据不同车型空间、底盘需求进行定制,为未来纯电动汽车整车布局和结构设计提供方便。因此在历史上,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由通用汽车和日产汽车分别来定义电池尺寸。
● 定制性电芯阶段——通用和日产
最早软包电池的应用是在2010年左右,典型的车型是GM的Volt和日产的LEAF,都是采用了单端出极耳的方形软包电池,具体的电芯和电池包设计如下。这两种规格的电池一直沿用了很长的时间,包括现在销售的LEAF还在使用这种规格的电池。
● VDA的尺寸规格和590的进化规格
随着模组通用化的需求,在电芯的尺寸往VDA标准尺寸、390模组和590模组适应的过程中,衍生出单端出极耳的方式。这个时候电芯被竖起来使用,在整个结构设计中是围绕类似方壳电池模组的方向来迭代,但这也限制了软包电池的发展。
▲图3.VDA时代的软包电芯
Part 2
软包电池的优缺点:将来的方向是大电池么
对于软包电池来说,从长远来看,一定是需要做成能匹配车型设计的,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尺寸灵活,可以做成各种形状。而制造标准化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柔性设计。所以在思考什么样的软包电芯尺寸可能更好,一定是从汽车的本身需求出发,在这里孚能科技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我觉得是很有参考的价值。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尺寸参数:
◎ LG PHEV电池 177*127*
◎ AESC BEV电池 290*216*7.1mm
◎ VDA BEV电芯301*100*14.3mm
孚能科技设计的软包电芯长度范围涵盖400-800mm,宽度涵盖150-300mm,厚度涵盖8-20mm,也就是电芯是可以自由组合的模式。
▲图4.软包电池的尺寸范围
尺寸如何做到与效率的平衡,比较成熟的方向还是围绕软包大电芯的方向,把电芯做得更长和更宽,这样有助于整体的设计和布置。从结构设计角度来看,通过尺寸的重新调整带来的结构设计改善,效果是很明显的。
▲图5.软包电池尺寸带来的结果调整
在保持电池系统底盘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孚能科技SPS可以通过调节卧式布置的大软包电芯厚度,灵活调节电池系统的底盘高度,即同款底盘、一款电芯就可适配全系乘用车型。电芯厚度的变化让SPS的底盘高度能够在85mm到145mm之间灵活配置,搭载不同能量密度的大软包电芯让电池系统拥有从80kWh到150kWh的不同带电容量。
▲图6.电池尺寸和模组设计意图
Part 3
孚能科技软包SPS电池规格方向
实际上,一家汽车企业如果覆盖所有的车型做纯电动,存在几个棘手的问题:
◎ 电池包的尺寸和平台化必须要考虑
◎ 电量的覆盖需要比较均衡,也就是比较全
◎ 在电池里面内部要进行系统的考虑
所以才会有对电池系统从50-150kWh这种功率全部覆盖的要求,而软包电池可以从长度、厚度和宽度三个参数进行调节来解决这些问题。
▲ 图7.电池的梯度需求
● 电池尺寸设计优化
孚能科技的软包电芯的设计,整个尺寸是灵活的(长400-800,宽度150-300,厚度8-20),因此可以开始导入CTP的设计模式。从国外来看,LG和SK On等电池厂商的技术路线,都是从原来的模组概念往去模组方向发展。
不同的设计思路体现到产品上有很大的差异。
▲图8.SPS的结构设计趋势
● 模组结构带来的尺寸效率
堆叠的模式带来的效率的差异化,我们看到孚能科技给出来的体积利用率是75%。
体积利用率=X方向利用率*Y方向利用率*Z方向利用率。
◎ X方向利用率:这里主要是长条出Tab的方向,如果控制好可以实现90%的利用率。
◎ Y方向利用率:主要是判断长条设计之间的间隔,也按照90%来估算,因为尺寸比较长,所以空间是比较好设计的。
◎ Z方向利用率:这个参数,对圆柱和方壳而言,一般是比较低的,由于加了散热结构板,这里还需要扣除结构支撑等的厚度,利用率估计在92%以上。
所以从目前发展的趋势上来看,想要提高利用率,就一定要在Z方向上面做文章。在SPS的设计上,整个把软包设计之前最大的缺陷给补上了,这点还是很了不起的,充分发挥了软包柔性的特点。另外电芯尺寸变大,总的串并联数变少,可以节省一些传统模组的结构件和连接设计。
▲图9.成组体积效率估算
Part 4
电芯尺寸规格大了以后,有哪些难度,大制造如何走?
在刀片电池领域,我们看到对叠片的精度有较高要求——对齐精度不够高的话,会影响电池的最终性能。
同样,大软包电池对制造的要求也是提高的。因此升级了电池制造以后,整个工艺的调整是很关键的,这并不容易做。从行业的发展来看,不少企业在不断改进叠片技术,比较挑战的路径是采用极片热复合与多片叠融合技术,将隔膜与极片提前粘接、裁切,解决了叠片过程隔膜张力释放造成褶皱问题。
▲图10.大软包方向下电芯制造的改变
另外如何解决叠片的效率方面,行业里面在尝试使用多刀切与多片叠技术,并且在叠片机方面整机集成了极片放卷、裁切、热复合、多片飞叠、热压功能,通过缩短了极片卷料到叠片之间的片料转运,来降低极片裁切到叠片间的加工精度误差,保证了热压后的极组极片间处于稳定粘合状态。
而且在制造端,通过集成CCD缺陷和尺寸检测系统,来提升了产品缺陷检测能力,保证叠片过程中对齐度不良可实时监测、不良剔除。这也为软包电池尺寸提升给了实质性的路径。
小结:从全球来看,电芯都是在往巨大化发展,这一方面是为了制造效率,同时也是考虑到整包的成组率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在铝塑膜国产化之前,软包电芯在国内市场一直处在较为弱势的位置。但随着国内材料生产的进步,以及软包技术的不断积累,以孚能科技为代表的大软包电芯的技术路径也是做大尺寸,并在结构上进行优化。这个路径的发展步调与方壳、圆柱电池是保持一致的。
我们期待孚能科技的SPS能真正实现技术突破,与另外两种路线分庭抗礼,成为动力电池主流的技术方案之一。随着SPS方案细节的逐步呈现,我们的确看到这已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向,值得长期观察。(芝能汽车)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工业》编辑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ADI公司和宇通集团推出首款面向电动重型车辆市场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
随着全球向净零排放迈进,ADI的电气化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实现交通运输与能源网络的脱碳。通过提供先进的电池、电源和能源管理技术,ADI帮助包括电动汽车、储能系统、输/配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内的电气化生态系统实现高性能、高可靠地弹性运行。
-
行业报告丨2022年全球锂电池粘结剂出货量达8.2万吨 国产化替代任重道远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粘结剂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
电池保养这份电动车“防晒"攻略必不可少!
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空调、WiFi、西瓜夏季必备三件套也安排起来了,为了更好地满足出行需求,夏季电动车防晒养护工作必不可少。
-
近20家企业入局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追踪
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落地被行业视为破“锂”垄断的重要路径,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钠离子电池的赛道。
-
钠离子电池成资本市场“新宠”,谁在抢先布局?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今年一季度末,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钠离子电池、模块化换电等取得积极进展。
-
锂电池如何进行高温试验?
锂电池如何进行高温试验?目前行业内考核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在现有的标准中,规定的高温下的测试方法主要有热滥用试验、温度循环试验、高温放置试验等,小编带您再熟悉一下三组锂电相关的测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