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专家智库简介 智库动态 专家服务 专家智库 专家入库 联系我们
   国家级专家库
   高级专家库
   行业专家库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服务范围
 
服务承诺
 
收费标准
 
专家入库
  关于联合征集“中电源云学苑”行业培训平台授课讲师、培训师、教师的通知 / 2021-06-13
  关于缴纳“全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年审注册费用的通知 / 2018-05-23
专家智库联合共建单位:
中国电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中国微型电动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电能系统分会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能质量专业委员会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
中国微型电动车标准技术委员会
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电源分技术委员会
北京电源行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北京电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12330工作站
北京版权局电源行业版权工作站
>> 国家级专家库 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推荐 >>专家推荐 >>国家级专家库 >> 正文

陈蕴博
国家级专家
时间:2017-03-05  

国家级专家

 

 

 

 

证书编号:CIETT-GJ-2017010011

姓名:陈蕴博 专家类别:国家级专家  证书年检状况:证书有效
专家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加工专业。

1956年9月参加工作,现担任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名誉院长。

大连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导师;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机械工程材料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咨询委员会主任;全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证书,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电源工业协会高级顾问、北京电源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能质量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2~3等)四项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等)六项次,获重大科技成果奖数达10项次。出版专著三本,发表论文80多篇。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8名。

现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全国热处理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材料委员会主任;任多个著名高校的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职。曾任中国第八届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2]
在解决重大工程装备及相关的关键制造技术问题、新材料新工艺共性技术、表面工程技术、材料环境损伤失效抗力指标体系和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制备及成型技术等方面,都有诸多的学术和技术创新。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新材料技术领域,以及多项国家863专项,973、863课题,攻关项目以及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近年来又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铸锻焊件高效清洁热处理和精密丝杠热处理”;高性能低成本先进复合材料和锂电池材料的开发;材料近净成形、新型铝合金及镁合金材料塑性变形、成型加工技术及应用研究;高端模具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技术,以及钢铁材料超细晶技术、结构材料锻(轧)件非调质化技术、大型锻件热制造过程数值模拟的研发工作。
主持负责完成的科技成果中曾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重大科技成果奖(1—2等)达十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八项,授权国际专利二项,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一项,国家级新产品奖一项,出版专著五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十余名。由于对所获成果采取不断跟踪与完善,使其存活应用率达85%以上。
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行业服务:

长期从事材料学、材料加工、表面工程、海洋工程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等能源材料、耐磨材料、模具及机械构件的延寿技术领域等科技工作。

在金属材料、强韧化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有十多项,为解决重大工程装备的关键制造技术、应用量大面广的材料、材料涂层技术以及材料环境损伤失效抗力指标体系等方面都有诸多的学术和技术创新。现正从事材料超细晶技术、金属基复合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的研制工作。
主要成就
(1)首次提出了在低合金热强钢中用V/Ti/B复会沉淀强化的理论使其具有高的热强性和热稳定性,创制了工作温度达620-630 °C低合金热强钢,用于电站设备和石油设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创制了具有高红硬性和高耐磨性的冷热兼用的模具钢5Cr4W5Mo2V钢,填补了国际上高热强韧模具钢的空白。解决了高效、长寿精密成形模具的关键。(3)在国际生首次提出了旨在使模具选材科学化、量值化控制和稳定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模具性能评价体系、失力抗力指标体系和优先设计技术,开创了模具选材、用材从过去沿用经验自〕试用模式走向量值化指标控制的飞跃,从而为模具的正确设计、制造和合理选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稳定提高模具质量使用寿命以及充分发挥材料潜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普遍指导意义。(4)分别在钢的强韧化、离子化学热处理。复合热理以及非调钢控锻一控冷理论及实践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完成的科技成果中,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全国科技大会奖一项Z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机械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三项。获重大科技成果中,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全国科技大会奖一项2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机械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三项。获重大科技成果奖数达10次。创制成功的两个新钢种均以纳入国标,一直长期持续被批量生产应用。由于坚持不懈对科技成果进行跟踪和施行完善化工作,使科研成果"成活应用率"达85%以上,取得直接经经济效益达38亿元,并每年还可继续提供巨额效益。

擅长专业领域:

材料学、材料加工、表面工程、海洋工程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等能源材料、耐磨材料、模具及机械构件的延寿技术领域等科技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1、行业专题调研研究   2、行业技术、资格培训的教课与讲座  3、行业信息服务宣传培训   4、行业法律维权援助  5、行业评审、评价、评估、评标、评奖、验收  6、行业标准制订、修改、评审工作;  

证书描述:
     经审核,陈蕴博同志符合全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的标准和要求,特授予全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国家级专家称号。
专家入库说明:
      全国电源与新能源专家智库由“一档、一书、一网、一刊”构成,实行电子年审、动态管理、实时更新,将专家智库常态化、制度化,力争形成我国电源与新能源人才数据库,为实现我国国家级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人才大数据提供夯实的基础。
      由“两会两盟”秘书处成立“全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管理办公室”,并统一建立“中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档案,颁发统一的“全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证书”。专家智库实行动态管理,凡进入专家库的专家,须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

 

 


申报或修改补充专家智库入库专家信息,请点击进入申报专家智库表单系统
关闭窗口
 
施凤海国家级专家 候子波国家级专家 郑琼林国家级专家 李崇璞国家级专家 韩英铎 国家级专家 张绍贤国家级专家 其 鲁 国家级专家 徐锭明 国家级专家 陈清泉 国家级专家 戴永年 国家级专家 周鹤良 国家级专家 季国平国家级专家 杨裕生国家级专家 徐德鸿国家级专家 王其英国家级专家 钱逸泰 国家级专家 郭孔辉 国家级专家 陈全世 国家级专家 陈蕴博 国家级专家 季恒宽国家级专家
何恩超高级专家 王新芳高级专家 尹鲁章 高级专家 张广明高级专家 马宪 高级专家 刘向前高级专家 徐国家高级专家 余斌高级专家 路秋生高级专家 王江波高级专家 徐海波高级专家 查劲松 高级专家 陈永翀 高级专家 李霞 高级专家 李崇辉高级专家 岳锌高级专家 孟海军高级专家 王震坡 高级专家 任亚光高级专家 左立臣 高级专家 奚必云 高级专家 韩永宽 高级专家
宋晓娜行业专家 卫三民 行业专家 周佳行业专家 孙京伟 行业专家 叶晓朋行业专家 李民英行业专家 曲学基行业专家 张雪迎行业专家 邓奇昌行业专家 冷旭东行业专家 黄兴道行业专家 方英民行业专家 汪志东 行业专家 胡荣华 行业专家 郭星行业专家 董继荣行业专家 姚俊琪行业专家 王 伟行业专家 肖 斌行业专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指南  |  收费标准  | 

Copyright © 中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管理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富丰路2号(北京总部基地)星火科技大厦808-809号; 电话:010-83526510;EMAL:xiehui@cpsa.com.cn;xiehui@cpsa.org.cn
网站技术支持:中电源技术服务(北京)中心

京ICP备10008610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082号 |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