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创新金奖-电动车与生产自动化设计方案:ZM-3796电池系统模块应用解决方案


申报单位:哈尔滨北方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选送产品:ZM-3796电池系统模块应用解决方案
产品分类:电动车与生产自动化设计方案
获得奖项:结构设计创新金奖
选送产品简介:
应用亮点:
(1)超软连接结构:采用多个圆柱形单体电芯组合成动力电池系统的技术路线符合创新“第一原则”和“本征安全性”理论,最小能量单元可控,且不发生连锁反应。但大量的电芯串并联成组时的一致性、可靠性是系统集成的关键问题!
参赛团队设计了软连接管簧电芯结构件,在连接可靠性、电流均匀性和耐振动性等方面表现良好。
(2)无线束工艺:设计铝合金框架结构实现电池并联集成,并在框架侧边的电压等位面设计铜弹片与条形采样板柔性连接,采样板上安装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紧贴合金框架。实现了电压采样、温度采样不使用线束的工艺,取消人工焊接工艺,可靠性和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3)热管理方案:采用“均热à传热à散热”三级自然冷却方案。满足电流均匀、温度均匀的双均匀条件。电流分配支路对称,热流传导路径相同,保证所有每一只单体电芯电流误差小于2%,温度误差小于2%
解决方案:
(1)采用4*5方阵式组合,最大化可用空间, 20只单体电芯并联;
(2)并联电池组合采用10串,U形排列成组,总电压37V(25V~42V);
(3)电池系统呈长方体,采用内嵌式端子结构,无突出极耳或连接器;
(4)电池充电、放电采用同口设计,共用正负极极耳, 配串行通信和KeyWakeUp接口;
(5)此结构适用于18650、21700、26650、32650电芯和特斯拉最新款4680电芯。
应用亮点:
(1)超软连接结构:采用多个圆柱形单体电芯组合成动力电池系统的技术路线符合创新“第一原则”和“本征安全性”理论,最小能量单元可控,且不发生连锁反应。但大量的电芯串并联成组时的一致性、可靠性是系统集成的关键问题!
参赛团队设计了软连接管簧电芯结构件,在连接可靠性、电流均匀性和耐振动性等方面表现良好。
(2)无线束工艺:设计铝合金框架结构实现电池并联集成,并在框架侧边的电压等位面设计铜弹片与条形采样板柔性连接,采样板上安装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紧贴合金框架。实现了电压采样、温度采样不使用线束的工艺,取消人工焊接工艺,可靠性和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3)热管理方案:采用“均热à传热à散热”三级自然冷却方案。满足电流均匀、温度均匀的双均匀条件。电流分配支路对称,热流传导路径相同,保证所有每一只单体电芯电流误差小于2%,温度误差小于2%
解决方案:
(1)采用4*5方阵式组合,最大化可用空间, 20只单体电芯并联;
(2)并联电池组合采用10串,U形排列成组,总电压37V(25V~42V);
(3)电池系统呈长方体,采用内嵌式端子结构,无突出极耳或连接器;
(4)电池充电、放电采用同口设计,共用正负极极耳, 配串行通信和KeyWakeUp接口;
(5)此结构适用于18650、21700、26650、32650电芯和特斯拉最新款4680电芯。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龙源文化创意大厦B601 电话:010-83526510 83520995
Copyright © 2021 中国电源产品设计大赛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8610号-2 京ICP备10025687号-5 京ICP备202101114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7690号
技术支持:SiteServer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