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90%动力电池企业或被淘汰?
2018-02-22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其主要配套设施动力电池行业也迎来了快速扩张。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2017年,动力电池产业增长率分别为368%、324%、78.6%。然而,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产能过剩现象却也逐步凸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其主要配套设施动力电池行业也迎来了快速扩张。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2017年,动力电池产业增长率分别为368%、324%、78.6%。然而,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产能过剩现象却也逐步凸显。

但是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动力电池整体产能又很高,就会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并且很难满足政策调整后对产品的要求。

伴随着国家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增高,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同时也被提高,将会加速企业间的淘汰。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国内动力电池总产能135GWh,有效产能110GWh,而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36.4GWh,这也就表示,动力电池的全国产能利用率只有40%。

其实在业内,电池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共识,2017年底国内动力电池名义产能已经接近200Gwh,“没有核心技术和不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中小企业面临淘汰。”有业内人士说道,不少企业和投资者在进入锂电池领域的时候,并不了解目前行业的实际情况且缺乏核心技术,这也是产生闲置产能的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分为锂电池和燃料电池两种,但是目前国内主流还是以锂电池为主。从国内外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现状看比较,国内开发的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已经跻身国际领先行列,但在产品均匀一致性、系统集成技术、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方面需加紧追赶,这个差距目前还在缩小。在动力电池领域,我国已经不缺失核心技术,无论是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三元、高电锰等材料都处于优势地位。但装备制造、工程化能力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来源:IT之家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新能源发电有新规则!就近消纳怎么玩?一文看懂官方新政
最近,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了个重要通知(发改价格〔2025〕1192 号),专门针对风能、太阳能这类新能源发电的 “就近消纳” 制定了新规则。
-
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有力引领下,新能源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深入剖析我国新能源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其在能源转型、安全保障、经济动能激发以及国际合作拓展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
-
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速开始放缓
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联合发布了《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1.68%。
-
“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发力。通过聚焦数智化与绿色化、强化科技创新与转化、培育新型要素与机制、促进服务业升级,我国有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与民生福祉提升的双赢。
-
全球科技趋势与创新发展格局研究(20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世界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前夕。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进行深度重构。
-
锂电池再生黑粉进口解封!下滑的电池回收市场会被激活吗?
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管理,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