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正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不再新建地方试点
2024-02-2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近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已公开发布。2月26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相关情况。
经济观察网讯 据国新办网站消息,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就《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下称“《条例》”)有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回答《条例》对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时表示,中国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开始起步的。2011年明确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并且先后启动交易,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近3000家企业,有效促进了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强化了社会各界的低碳意识,特别是为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设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赵英民表示,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生态环境部正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实行统一的行业核算标准、统一的监管规则、统一的交易结算、统一的配额分配方案。《条例》明确了全国碳市场和目前地方试点碳市场的关系,赵英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条例》出台以后不再新建地方碳市场。二是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和企业不再参加地方的试点碳市场,就是不重复管控。三是地方试点碳市场应当参照这次发布的《条例》,健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赵英民表示,总的来说,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的同时,地方试点碳市场还将存在一段时间,生态环境部将指导地方试点碳市场在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实行总量控制、有偿分配、市场稳定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继续发挥好地方碳市场试点作用,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提供实践经验。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全球最大碳市场 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
近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已公开发布。2月26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相关情况。
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选择了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2021年7月正式开市,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两个履约周期,第一个履约周期是2019-2020年,第二个履约周期是2021、2022年。目前看,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两年半以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努力下,主要取得了四方面的成效。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 图据中国网
一是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框架体系。国务院印发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出台管理办法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3个管理规则,以及发电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监督管理要求等,对注册登记、排放核算、报告、核查、配额分配、配额交易、配额清缴等涉及碳排放权交易的关键环节和全流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范,初步形成了拥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以及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业务规则组成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法律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二是建成了“一网、两机构、三平台”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成了“全国碳市场信息网”,集中发布全国碳市场权威信息资讯。成立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对配额登记、发放、清缴、交易等相关活动精细化管理。建成并稳定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管理平台三大基础设施。
三是碳排放核算和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实施“国家-省-市”三级联审,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智能预警,将数据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创新建立履约风险动态监管机制,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完成清缴。参与碳市场企业均建立了碳排放管理的内控制度。
四是市场表现平稳向好。表现在:一是市场活跃度和第一个履约周期相比,第二个履约周期有明显提升。截止到去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达到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第二个履约周期成交量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了19%,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了89%。二是碳价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每吨80元左右,上涨66%左右。第二个履约周期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比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了近50%。
赵英民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健康运行,为“双碳”目标实现、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落实了企业的减碳责任。将碳减排目标要求直接分解到企业,使企业成为减碳的主体,压实了企业责任,实现了对第一大碳排放重点行业(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有效控制。
二是降低了行业和全社会的减碳成本。据测算,这两个履约周期,全国电力行业总体减排成本降低了约350亿元。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范围不断扩大,碳排放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间的优化配置将最终实现全国总的减排成本最小化。
三是碳市场形成的碳价,为开展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等碳定价活动锚定了基准价格参考,促进了气候投融资工具创新。以碳市场为核心的中国碳定价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促进了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低碳化。
四是探索建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重点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碳减排、碳管理的专业人才和相关机构。(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编辑 张寻 责编 冯玲玲)
(1)加入中电源云学苑,自助学习,获得全国通用证书并终身有效。感谢转发分享。
http://www.cpsa.org.cn/default.ashx
010-83526510/13021232082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工业》编辑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储能电池进入淘汰赛
在2023年头部企业经历疯狂的扩张后,2024年储能电池行业迎来越来越多的跨界者。
-
山东发布集中式风光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办法意见稿
3月19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山东省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规范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推动风电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山东省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五年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有啥实践成果?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我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
电源行业协会恭祝大家春节快乐!龙腾虎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电源行业协会恭祝大家
春节快乐!龙腾虎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北京市人民调解员评定等级正式发布,电源行业人调委会11名人民调解员获得等级证书
北京市司法局关于《北京市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办法》(京司办发〔2021〕44号)文件精神,经过评定,北京电源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1名人民调解员,荣获人民调解员等级证书。
-
特斯拉将在美开设电池工厂:使用宁德时代设备
2月1日消息,据财联社援引海外媒体报道,特斯拉将扩大在内华达州的电池生产,并利用宁德时代的设备开设一家小型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