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诚寅:燃料电池汽车真正大规模上量预计会在2030年以后
2021-04-1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科技中心总经理原诚寅表示,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我国已逐渐形成了以车企为载体的京津冀/华东/华南/华中等多个区域产业集群,但燃料电池汽车真正大规模上量,预计会在2030年以后。
4月15日,在山东枣庄高新区召开的2021第二届下一代电池技术与市场应用研讨会上,原诚寅发表了题为《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国创中心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全球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背景、国际氢能发展动向、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进程、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况、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路线图、国内加氢站建设概况等,作者选取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原诚寅表示,世界各国纷纷加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并针对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与路线。在中国,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以车企为载体的京津冀/华东/华南/华中等多个区域产业集群。其中,中国以商用车为切入点已实现千辆级示范运营(如宇通、福田巴士、上汽V80),动力系统以电电混合为主;乘用车发展缓慢以增程式/电电混合轿车研发为主,未实现小规模量产,技术参数与国际水平尚有差距。
原诚寅介绍,燃料电池乘用车与商用车在整车需求、运行道路工况、动力系统模式、储氢及续航里程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区别:燃料电池车辆功率与能量分别由电堆和储氢质量决定,乘用车空间追求电堆体积比功率,商用车空间追求储氢质量密度,重点在储氢方式;在动力系统方面,乘用车额定与峰值功率差别较大,依靠燃料电池直接驱动电机,以提升效率和动载工况寿命为主,高压比商用车额定功率与峰值功率差别较小,燃料电池以增程和动力补充为主,更多考虑的是系统使用寿命。因此,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载储氢系统针对不同的应用,在功率等级、部件选型、控制策略等方面均需正向研制。
燃料电池汽车存在增程式、电电混合、全功率三种路线。原诚寅预测,乘用车将以全功率车型为主,商用车仍将采用增程或混动模式。此外,中国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正逐渐由外部资源引进向自主研发过渡;燃料电池系统正在向单堆集成、更高运行温度、较高运行压力、无加湿以提高系统净输出及效率等方面发展。
“燃料电池汽车真正大规模上量,预计会在2030年以后。”原诚寅预测,不仅仅在乘用车上,未来燃料电池在船舶、轨道交通上,甚至在电动飞机上也会有相应的应用。
研讨会上,原诚寅还介绍了国创中心燃料电池技术。国创中心是科技部推动建设的第二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国汽车行业首个及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也是我国目前第一个尝试以市场化资源配置为机制、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国创中心通过搭建四大产业创新平台,分别从开源技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孵化创投4个核心维度全面支撑九大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瞄准产业发展痛点,并结合资源配置情况,率先从轻量化、电驱动、燃料电池等切入实施。
在燃料电池领域,国创中心通过与政府、企业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发挥平台作用,在技术、资金、项目上为燃料电池全行业提供服务,项目经验丰富:北京市重点科技计划——基于功耗均衡的燃料电池电动轿车研制项目(已结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增程式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平台及整车集成项目(在研)、全功率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整车集成项目(在研)、70MPa车载高压储氢瓶开发研究项目(在研)等。(整理:陈语 张倩)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工业》编辑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刘宝生:电池成 “新时代血液”,深度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在IBIE 2025主论坛致辞中表示,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创新,电池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赋能千行百业、驱动低碳转型、实践智能制造的“新时代血液”。
-
李圣甫: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义的深度剖析
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必须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好,增强我们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
林毅夫: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
2025年4月28日晚,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发院名誉院长、南南学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的著作《解读中国经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民族复兴之路》更新再版之际,北大国发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及北大出版社联合主办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39期暨北大博雅讲坛第656期活动,林毅夫教授应邀做主题演讲。
-
欧阳明高:5年后看好这4项技术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演讲时,点名这四项在未来5年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
焦点访谈丨能源转型 提质焕“新”
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这一新能源供用电新模式的规则框架,旨在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确保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和可持续供应,对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风光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在为能源转型提质焕“新”提供绿色动能,共同引领我们迈向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
-
华为侯金龙: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发表了“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题演讲。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