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22)暨第十三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
2022-11-2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11月26日,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22)暨第十三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本次论坛以“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主题,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11月26日,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22)暨第十三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本次论坛以“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主题,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谢春涛在论坛开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讲。他指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突破。他强调,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这是我们党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把握我国发展时代特征和战略安排提出的重大政治原则,为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新征程上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论坛开幕式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毅主持。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围绕“坚持问题导向、真正解决问题”,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围绕“坚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应对变乱交织的挑战”,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围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增强历史主动”,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围绕“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院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顾海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与哲理”,全囯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靳诺围绕“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分别作主题发言。
论坛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议题,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海南大学和部分省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议题展开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是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实践问题的根本遵循,为党和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大家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要深刻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和战略部署,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教授和哲学教研部主任、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冯鹏志教授分别主持两个议题的研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刘海涛教授对论坛作了总结。
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设立主会场和8个分会场。来自全国党校、高校、社科院系统的专家学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文汇报》等媒体代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和部分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期间,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还公布了“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和“2022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来源:国家行政学院)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国有企业巡视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巡视整改作为党内监督的“后半篇文章”,既是破解企业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更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战略纽带,其成效关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底色与实践成色。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问题,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供了根本遵循。
-
明朝一大臣为何挨板子?5条建议他写了1.7万字
公文的价值不在于篇幅长短,而在于能否精准传递信息;会议的作用也不在于领导讲多少话,而在于工作安排是否周密可行。克服文牍主义,促进文风、会风向实戒虚,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必然要求。
-
市直机关推动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今年3月以来,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坚持首善标准开展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推动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
87年前,“武汉街头50万人排队献金”
1938年7月7日,时值七七事变一周年,武汉的夏日街头,涌动着爱国热潮。从武昌司门口到汉口三民路,从汉阳东门码头到江汉关的钟楼之下,50万武汉民众排起长队,将手中的法币、银圆、铜圆,乃至金戒指、孩童的零花钱,一次次塞进献金台的箱子里。这场持续5天的“七七献金运动”,最终募集到100万余法币。87年过去,50万武汉民众排起的长队、木箱里沉甸甸的捐款、街头回荡的爱国歌声,早已刻进民族的记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