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称中国电动汽车腾飞令西方“闻风而动”:需填补差距
2017-11-2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法媒称,跃进?腾飞?根据彭博社的数据,2017年第三季度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还多,销售量在全球销量中占比超过50%。裕利安怡集团估算,中国2017年全年电动汽车销量超过60万辆,而2016年这一数字是33.6万,2012年时只有不到1万辆。
据法国《费加罗报》网站11月26日报道,这种增长是由中国政府政策所引领的,中国将电动汽车作为治理大城市空气污染的良方,与此同时,电动汽车依然是发展空间很大的蓝海市场:它只占2017年登记注册牌照数量的3%。为促进销售,中国政府采取了购买补贴政策,同时也针对汽车制造商采取了更具强制性特别是涉及配额的措施——每家企业生产的汽车中电动车占比到2019年要达到10%,2020年达到12%。
报道称,西方企业建立的合资公司同中国竞争者相比起步晚了很多,这也没什么奇怪的:规章首先只是将电动车留给了中国汽车制造商,当时的目的在于使本土厂商可以在各个类型动力的汽车上弥补差距。但是,环保问题的紧迫性以及得益于廉价SUV成功的中国汽车制造商的蓬勃成长导致政府改变了思路,现在,政府要对所有汽车厂商实行配额。
报道称,对西方人来说,这既是风险也是机遇。说是风险是因为他们必须快马加鞭才能达到所要求的电动汽车销售水平,这就需要巨大的投资;说是机遇是因为,得益于自身的品牌和实力,西方企业可以在销售大量电动汽车的同时取得良好的利润。不过,西方企业现在需要填补同中国企业之间真实存在的差距。
据报道,8月份,雷诺、日产和中国合作伙伴东风创立了一家全新的合资企业易捷特,其野心在于设计一款低成本电动汽车。自2016年5月起,标致雪铁龙就同东风合作开发制造电动汽车的平台。福特和众泰、大众和江淮、戴姆勒同北汽同样也纷纷建立了合资公司从而制造电动汽车,建厂的同时也有巨额的投资。11月21日,戴姆勒和中国合作伙伴北汽集团宣布投资50亿元人民币用于制作电动车和电池;大众打算在电动车领域总计投入100亿欧元,但未透露用于中国的资金数量,大众希望在中国销售电动车到2020年达到40万辆,2025年达到150万辆;特斯拉在美国以外的首家工厂将落户于上海自贸区。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能否持续?工信部副部长这样回答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行业协会研究结果,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嵌入式开发的转变将如何影响未来计算
当前,开发者正在利用安全且性能增强的技术实现小型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赋能过往无法想象的语音、视觉和振动等 AI 应用,而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
-
我国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
关于2023年上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