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三位专家入选院士,欧阳明高孙逢春吴锋获中国最高学术称号
2017-11-2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新能源汽车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技术攻关还是科研人才方面都需要较大投入。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科研人才非常多,其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家的认可。11月27、28日,中国工程院和科学院分别公布了2017年中国工程院和科学院当选院士名单。其中,新能源汽车界三人当选为院士。分别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欧阳明高当选技术科学部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当选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当选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欧阳明高
欧阳明高,男,1958年出生于湖北天门,1982年获得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工学学士,1993年获得丹麦技术大学工学博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科学》编委,《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主编等。
长期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和国际相关重大科技计划,现担任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汽车”联盟中方首席科学家。中国民主同盟第十界、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究工作包括:内燃动力系统与控制(尤其是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与混合发动机)、混合动力系统与控制(尤其是多能源混合动力系统与新能源城市客车)、电池动力系统与控制(尤其是智能电动四轮驱动系统与小型纯电动轿车)、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分析(尤其是车用替代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转型战略)。
孙逢春
孙逢春,男,1958年6月出生于湖南临澧,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工程力学专业,1984年获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工学硕士学位,1987年赴德国攻读联合培养博士学位,1989获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参加工作。现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科技冬奥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专家组组长,历任国家新能源汽车专家组专家、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会成员、北京市首席专家等。
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全国“跨世纪人才计划”,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得北京市“五四”奖章,1998年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在其带领之下,北京理工大学电动汽车研发团队设计了我国第一辆电动大型豪华客车,第一辆电动公交客车,第一辆低地板电动客车,第一辆燃料电池电动轿车,第一辆电传动军用车辆,第一个获得国家发明奖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电动汽车专业化产业基地。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电动公交客车在北京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示范运行车队,在2004年国家电动车大赛上一举夺得三座冠军奖杯和18个单项奖牌,名列国内外参赛单位榜首,奠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在电动汽车研究开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的国际先进地位。
吴锋
吴锋,男,1951年6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功能材料专家组成员、副组长,“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委,国家科技部镍氢电池专家组组长,“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动力蓄电池责任专家)等。目前,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绿色二次电池项目首席科学家(两届)、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部科研诚信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准入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被评选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人选、北京理工大学师德标兵、国防科工委高校优秀教师,还先后获得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联合颁发的863计划重大贡献一等奖和国家科技部授予的863计划突出贡献奖。2002年、2008年两次受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电池材料学会(IBA)科研成就奖”。2017年中国工程院召开了院士增选评审和选举会议,当选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应用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环境材料和绿色二次电池等方面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先后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科研等项目26项,主持创建了国家863镍氢电池中试基地和北京理工大学绿色二次电池与相关材料设计、制备、评价与应用一体化的创新研究平台、校“绿色化学电源体系研究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多项,主持制定国家汽车行业动力电池标准3项等。
编辑:第一电动网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能否持续?工信部副部长这样回答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行业协会研究结果,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嵌入式开发的转变将如何影响未来计算
当前,开发者正在利用安全且性能增强的技术实现小型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赋能过往无法想象的语音、视觉和振动等 AI 应用,而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
-
我国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
关于2023年上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