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如何进行高温试验?
2022-03-24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锂电池如何进行高温试验?目前行业内考核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在现有的标准中,规定的高温下的测试方法主要有热滥用试验、温度循环试验、高温放置试验等,小编带您再熟悉一下三组锂电相关的测试要求。
目前行业内考核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的标准主要有国际标准(如IEC标准)、国家或区域标准(如JIS、CB、EN标准等)和行业标准(如UL、IEEE、SJ、QB标准等)三大类。
在这些现有的标准中,规定的高温下的测试方法主要有热滥用试验、温度循环试验、高温放置试验等。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再熟悉一下三组锂电相关的测试要求。
热滥用试验
试验介绍
IEC 62133 规定的热滥用试验方法是将充满电的电池在室温下稳定后放入一个自然或循环空气对流的恒温恒湿箱中,试验箱以 5℃/min±2℃/min 的速率升温至 130℃±2℃。保持此温度,10min 后停止试验,检查电池是否起火或爆炸。IEC 62133 的热滥用试验被 JIS C8712、YD 1268、UL 1642等国内外标准所采用。
热滥用试验一般用来考核电芯在高温条件下放置时的安全性,测试时电池样品处于满电状态,测试过程中不对样品进行充放电。
温度循环试验
试验介绍
IEC 62281 规定的温度循环试验方法是将电池芯或电池组在 75℃ 的环境中放置至少 6h ,然后在 -40℃ 的环境中放置至少 6h ,不同温度之间的转换时间不超过 30min ,共进行 10 次温度循环。试验后样品不得起火和爆炸,且不得有质量损失和电压损失。IEC 62281 的温度循环试验引自 UN 38.3,试验方法同时也被 EN 62281、CB 21966 等国内外标准所采用。
温度循环试验一般用来模拟电池芯或电池组在运输过程中,承受温度多次交替变化的条件下的安全性。测试时电池样品处于满电状态,测试过程中不对样品进行充放电。
高温应力消除试验
试验介绍 IEC 62133 规定的高温应力消除(模制外壳承受高温能力)试验方法是将电池组放置在温度为 70℃±2℃ 的环境中放置 7h 。试验后电池组外壳不应发生导致内部组成暴露的物理形变。IEC 62133 的应力消除试验被 EN 62133、JIS C8712 等标准所采用。 高温应力消除试验一般用来考核电池组外壳在高温环境中保持完整的能力,测试时电池组样品处于满电状态,测试过程中不对样品进行充放电。
本章总结
综合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标准中的高温有关试验,热滥用试验是针对电池承受高温的能力,温度循环是模拟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高温应力消除试验只是用来考核模制外壳承受高温的能力。在进行这些试验时,样品都处于满电状态,且试验过程中都不进行充放电。
阅读下载:hppt://www.powermagazine.cn
市场部电话:010-63531554 、13021232082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拓米洛环境试验箱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ADI公司和宇通集团推出首款面向电动重型车辆市场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
随着全球向净零排放迈进,ADI的电气化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实现交通运输与能源网络的脱碳。通过提供先进的电池、电源和能源管理技术,ADI帮助包括电动汽车、储能系统、输/配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内的电气化生态系统实现高性能、高可靠地弹性运行。
-
行业报告丨2022年全球锂电池粘结剂出货量达8.2万吨 国产化替代任重道远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粘结剂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
电池保养这份电动车“防晒"攻略必不可少!
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空调、WiFi、西瓜夏季必备三件套也安排起来了,为了更好地满足出行需求,夏季电动车防晒养护工作必不可少。
-
电池进入CTC时代,软包电池如何做大?
从全球来看,电芯都是在往巨大化发展,这一方面是为了制造效率,同时也是考虑到整包的成组率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在铝塑膜国产化之前,软包电芯在国内市场一直处在较为弱势的位置。但随着国内材料生产的进步,以及软包技术的不断积累,以孚能科技为代表的大软包电芯的技术路径也是做大尺寸,并在结构上进行优化。这个路径的发展步调与方壳、圆柱电池是保持一致的。
-
近20家企业入局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追踪
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落地被行业视为破“锂”垄断的重要路径,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钠离子电池的赛道。
-
钠离子电池成资本市场“新宠”,谁在抢先布局?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今年一季度末,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钠离子电池、模块化换电等取得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