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端子负极,容易腐蚀、变色的根本原因,以及有效处理方法
2020-02-0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铅酸蓄电池端子负极,容易腐蚀、变色的根本原因,以及有效处理方法。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电池端子被莫名其妙的腐蚀、变色的情况,而且大多发生在负极。
腐蚀现象描述:
1)完全断裂:发生在端子根部(密封胶与端子接触部位);
2)镀层剥落:发生在端子根部(密封胶与端子接触区域);
3)端子变色:没有明显腐蚀痕迹,镀层也未剥落,但端子的色泽发生了明显变化。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发生上述故障的原因。
腐蚀介质的存在是各种腐蚀发生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能杜绝腐蚀介质的存在,腐蚀就不会发生。
铅酸蓄电池在生产实践中,不可能完全杜绝腐蚀介质的存在,因此,对端子的要求是具备比较高的耐腐蚀性。因此,铅酸蓄电池端子大多采用铅做正/负极,或用铜材质电镀银、铅锡等耐腐蚀镀层作为正/负极。
电镀层的耐腐蚀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局限在镀层厚度范围内,超过镀层厚度保护范围,端子腐蚀不可避免。
比如:我们生产的镀银端子,可以在密度1.32的稀硫酸中常温浸泡15天以上、带酸(在密度1.32的稀硫酸中浸泡数分钟后取出)在空气中放置96小时以上不发生腐蚀。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电池厂家遇到端子腐蚀的问题,追究个中缘由,大多是电化学腐蚀引起。
我们知道,铅酸蓄电池在工作时,电流的流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而电子的流向正好相反,从负极流向正极。如果电池中盖上面有酸液存在,电池放置期间,会在正/负极之间形成回路,使电池处于工作状态。负极,由于释放电子,负极端子的镀层、基材被氧化,继而发生腐蚀。最轻微的腐蚀表现为变色。
如何才能避免电池生产中的电化学腐蚀呢?
1)灌酸之后,清洗、擦拭干净电池中盖;
2)充放电过程中,避免硫酸溢出,在正/负极之间形成回路;发现有硫酸溢出,应及时清理干净;
3)电池生产完毕,必须清洗电池上的残酸,烘干包箱,存放于干燥的环境。若电池中盖/上盖带有残酸,在潮湿环境易回潮形成回路,造成电化学腐蚀。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洲际电池圈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ADI公司和宇通集团推出首款面向电动重型车辆市场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
随着全球向净零排放迈进,ADI的电气化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实现交通运输与能源网络的脱碳。通过提供先进的电池、电源和能源管理技术,ADI帮助包括电动汽车、储能系统、输/配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内的电气化生态系统实现高性能、高可靠地弹性运行。
-
行业报告丨2022年全球锂电池粘结剂出货量达8.2万吨 国产化替代任重道远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粘结剂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
电池保养这份电动车“防晒"攻略必不可少!
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空调、WiFi、西瓜夏季必备三件套也安排起来了,为了更好地满足出行需求,夏季电动车防晒养护工作必不可少。
-
电池进入CTC时代,软包电池如何做大?
从全球来看,电芯都是在往巨大化发展,这一方面是为了制造效率,同时也是考虑到整包的成组率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在铝塑膜国产化之前,软包电芯在国内市场一直处在较为弱势的位置。但随着国内材料生产的进步,以及软包技术的不断积累,以孚能科技为代表的大软包电芯的技术路径也是做大尺寸,并在结构上进行优化。这个路径的发展步调与方壳、圆柱电池是保持一致的。
-
近20家企业入局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追踪
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落地被行业视为破“锂”垄断的重要路径,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钠离子电池的赛道。
-
钠离子电池成资本市场“新宠”,谁在抢先布局?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今年一季度末,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钠离子电池、模块化换电等取得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