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电动汽车潜在效益将成为政府和企业关注的主题
2017-04-2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2016年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标志性一年。从全球来看,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创造性破坏时期,守成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国内来看,很多企业由“试试看”,转向“铁了心地干”,把发展电动汽车放到公司战略的中心地位,研发路径正在转向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有一批专注新能源汽车的新兴企业,由于没有存量拖累,思想更加解放,这些新进入者的新思路、新创意、新发展路径、新生产组织模式,给产业带来了新活力,影响深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过孕育期的磨合,电动汽车产业已经有所收获。
2016年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标志性一年。从全球来看,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创造性破坏时期,守成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国内来看,很多企业由“试试看”,转向“铁了心地干”,把发展电动汽车放到公司战略的中心地位,研发路径正在转向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有一批专注新能源汽车的新兴企业,由于没有存量拖累,思想更加解放,这些新进入者的新思路、新创意、新发展路径、新生产组织模式,给产业带来了新活力,影响深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过孕育期的磨合,电动汽车产业已经有所收获。
同时,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由导入期进入成长期,由政策驱动向政策市场双驱动转型的特征日益显现。2020年,作为中国电动汽车的标志性年份,将迎来后补贴时期。届时直接购车补贴将淡出,但非补贴性的“功能性政策”,如碳排放、燃油消耗量限值,零排放积分,以及购车许可、限行等政策组合还将保持,以使市场产生稳定的预期。
当前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只是一场序幕,政府购车补贴淡出之时,就是外资和合资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之日,也是企业迎接国际化竞争之时。立足后补贴时期,打铁还得自身硬。中国的企业必须冷静地看到,产销规模大,并不等于竞争能力强。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比如技术基础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低、核心技术欠缺、品牌影响力不足等,提升这些带有文化色彩的软实力,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电动汽车发展大势已不可逆转,向前看,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把握得当,机遇大于挑战,以此为契机,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地位将有所改观。
相关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支持的周期,下功夫做好三件事:第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制定好中长期发展战略,并加紧部署与实施。第二,持续壮大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攻下“不经济、不放心、不方便”这块短板,奠定电动汽车与燃油车抗衡的基础。第三,抓住电动汽车新机会,以产品的品质、品味打造优秀自主品牌,赢得市场信赖。
此外,要系统规划、及早部署“电动汽车+互联网”。今天的电动汽车热,并非由于传统能源的枯竭所致,而是因为其有很强大的正外部性。当下,大家对电动汽车更多还是关注其作为汽车的基本功能,电动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潜在社会效益,只有与新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互联网有机融合才能发挥。随着这些领域的技术逐渐成熟,挖掘电动汽车潜在效益将成为政府和企业关注的主题。信息化、智能化将是电动汽车差异化竞争的制高点,发展空间巨大,目前辅助驾驶、无人驾驶已经走在前面。国家应该及早对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以及5G通信协同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开展顶层设计、超前部署,抓紧启动、引导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动汽车+互联网+交通”,把阶段性技术成果应用于提高交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保证交通安全等领域,使其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焦点访谈丨能源转型 提质焕“新”
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这一新能源供用电新模式的规则框架,旨在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确保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和可持续供应,对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风光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在为能源转型提质焕“新”提供绿色动能,共同引领我们迈向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
-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代表大会
为了积极响应民政 部办公厅《关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积极贡献力量的通知》(民办函〔2022〕38号)文件精神,按照协会《章程》,于2022年6月18日-22日召开“北京电源行业协会第四届第四次会议代表大会”圆满结束。因受疫情影响,本届大会采用新媒体网上点播形式召开,各位参会代表通过网上注册、网上投票系统、网上浏览大会文件、视频文件、汇编文件(电子阅读版)、建言献策、意见留言等多种形式,参与大会议程各个环节,先后收到近百件留言,为行业协会全面开展“行业协商、民主监督、参事议事”做出贡献。
-
“电源工业杯”中国电源产品设计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青岛隆重举行
“电源工业杯”中国电源产品设计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青岛隆重举行
-
100岁的杨振宁,究竟有什么了不起?
杨振宁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国人的骄傲和榜样,面临人生重要抉择之时,杨振宁甚至是放弃了美籍,改回中国国籍,真正成为了一名值得广大学子学习的优秀的中国科学家。
-
特斯拉安全靠谱吗?我们采访了ChatGPT!
日前,乘联会发布中国市场3月销量,国内总体乘用车销量榜单前4位均为新能源车型,优势地位明显;放眼前10名,新能源车型占据7席。从实打实的销售成绩来看,车市“油转电”已成为大势所趋。
-
双星陨落,举国同悲——沉痛送别两位院士!
5月22日,双星陨落,举国同悲——沉痛送别两位院士! 一路好走!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