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扬:共克时艰 稳住动力电池价格
2022-01-1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快速普及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要增长点,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有重要影响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全年国产汽车产销统计信息。2021年,我国共生产汽车2608.2万辆,销售汽车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一举扭转了三年来产销量下降的颓势。其中更令人惊喜的是,全年生产新能源汽车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销售新能源汽车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全年共出口汽车201.5万辆,同比增长101.1%。中国汽车人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但是,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前,部分原材料大幅涨价将成为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大困难,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遏制甚至逆转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与去年初相比,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主流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平均价格上涨108.9%,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平均上涨182.5%,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平均价格上涨146.2%,磷酸铁锂电池电解液平均上涨190.2%。价格上涨的速度和幅度超出全行业预料。
动力电池部分原材料大幅涨价的原因有三条:
一是供需失衡,原材料产量增加的幅度跟不上新能源汽车增长的幅度。
二是部分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我国材料行业缺乏国际定价权。
三是部分原材料生产或涉及化学品管理,或能耗较高,政府审批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此,笔者有三条建议:
第一,共克时艰。产业链上下游要一致协同,共同分担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主要理由有三条:一是此次原材料上涨幅度过大,单靠产业链的某一环节很难消纳全部上涨,必须共同分摊;二是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市场大发展的初期,全产业链都处于成长期,消纳成本上涨的空间都不大。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大部分还没有盈利,处于仅有边际贡献的阶段。中国新能源市场前期是由财政补贴培育而成,市场不接受新能源汽车价格明显高于同等级传统汽车,因此,新能源整车涨价空间极小。如果电池涨价幅度超过新能源整车企业可承受的程度,极有可能出现两年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下降的局面,颠覆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另外,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与材料生产企业也处于急速扩张期,严重依赖资本市场支撑发展,如果由于消纳原材料涨价的成本造成财务状况明显恶化,会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信心,阻断动力电池及材料生产企业发展的势头。三是从世界范围内看,新能源汽车处于高速发展期,原材料生产能力建设速度跟不上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供需错配的状况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完全改变。是长期困难,不是短期困难。因此,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产业链上下游,必须有共克时艰的思想准备,建立价格联动的机制。
第二,需要建立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供应体系的大宗商品管理、协调机制。全社会对此都应予以关注。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的主流,动力电池将成为万亿元级的大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生产的重大波动,会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一是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对动力电池材料市场进行监管,及时抑制非正常波动。与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不同,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不单是由于疫情引起的量化宽松和运输不便,更主要的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形成的供需错配。因此,动力电池材料市场波动的幅度可能大于其他大宗商品,波动的时间也会大于其他大宗商品;二是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要按照大宗商品建立价格协调机制。既需要建立国内期货市场机制,还需要主动参与国际市场价格协调机制。三是加大对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产业的投入。需要像对新能源汽车一样对动力电池原材料给予支持和关注。也希望有条件的大企业进入动力电池原材料生产行业。
第三,动力电池原材料需要大发展,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是其中部分涉及到化学品生产的材料和能耗较高的材料。化学品生产的管理,涉及到安全和环保,不应该放松。但对于作为动力电池原材料的化学品,因为市场需求很急,可以缩短审批周期;对于用于动力电池的人造石墨、铜箔,似乎不应该视为单纯的高耗能企业。
总而言之,对于这次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问题,全行业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快速普及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要增长点,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有重要影响。我们必须保障新能源汽车以较快速度平稳增长。除了产业链上下游共克时艰、共渡难关以外,我们还需要努力提高新能源汽车能效、适当设置续驶里程,以便节约资源。还需要有良好的国际贸易关系,以保障动力电池主要材料有稳定的进口来源。
(1)加入中电源云学苑,自助学习,获得“全国通用证书“”并“终身有效”
(2)有课件、平时讲课的老师,欢迎加入云学苑,分享经验,共同收益
http://www.cpsa.org.cn/default.ashx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百人会记录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欧阳明高院士:大容量电池中磷酸铁锂的燃爆指数是三元的两倍
第四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2023深圳)国际交流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做主旨发言。他表示,一般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是比较安全的,本质上对于小的磷酸磷酸铁锂电池的确如此,但大容量的电池,内部温度可以超过800度,这超过了磷酸铁锂正极分解的温度。
-
6位大咖!畅谈风光储氢协同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会议以“风光储氢协同发展助力实现新型电力系统”为主题,由国际能源网、国能能源研究院主办,中国电科院、阿特斯、明阳智能、隆基氢能、天合储能作为支持单位。近3万人次在线观看。
-
如何发展电池和新能源产业?看两会代表们怎么说
如何发展电池和新能源产业?2023年全国两会已经拉开帷幕,那么,对于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代表们又带来了哪些提案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
于清教:今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或超900万辆 锂电池出货量将迈入TWh时代
于清教预测,在乐观情况下,预计2023年中国锂电池的出货量将迈入TWh时代,2025年全球的锂电池出货量预计超2TWh!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的产销量预计将突破900万辆甚至冲击千万辆目标。
-
黄奇帆:万亿级美元市场的大布局
近日,第七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在河北保定召开。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主论坛的演讲中表示,应以制造业为重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杨裕生院士:十措并举推动储能电池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今后40年的奋斗任务,人人有责、代代相传。实现“双碳”目标必然要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建立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