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科技孙亚夫:ETC市场溢出效应巨大 新技术、新场景亟待突破
2021-03-3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千方科技(股票代码002373)是国内领先的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边端融合等创新优势,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赋能行业数字化治理与转型。
3月26日,千方科技副总裁孙亚夫在“创新·赋能”技术交流活动上,发表“ETC产品技术与新场景应用”主题演讲,围绕ETC新技术、新应用、新场景,分享了千方科技的最新实践和丰富经验,与业内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未来ETC技术发展与场景应用的合作机遇。
ETC规模化应用 溢出效应巨大
随着路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孙亚夫认为,ETC规模化应用将带来巨大的溢出效应。
从设施建设进程来看,目前全国拥有2.66万套ETC门架系统,6.8万条ETC车道(含混合车道)。“如果把ETC门架系统功能仅定位在收费上,显然没有看到其更大的价值。它应该是感知网、通信网、收费网三网合一的一张网。”
从用户规模和交易量来看,目前全国ETC用户达2.26 亿,全网日均超过3000万的交易额。如何保障交易安全性、实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后续也需要对收费系统持续升级。“这些规模化应用必然存在很大的潜在溢出效应。”
“从支付这一高价值应用场景,到作为电子标识进入车辆管控场景,再延伸到集感知、服务、管控为一体的路车通讯,基于这三个核心功能,ETC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展,持续赋能行业全面发展。”
后ETC时代来临 三大方向持续深耕
此次大会上,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李朝晨理事长表示,根据当前技术发展形势和ETC面临的市场环境,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不断研发ETC新技术,包括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应用;二是积极探索ETC应用新场景,不断发现新用途,探索新服务;三是不断提高ETC系统智能化程度和降低成本。这也和千方科技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与实践不谋而合。
‘后ETC时代’来临,风险将与机遇并存,“孙亚夫提到”,未来我们应把握三大工作方向:车端OBU从‘后装’到‘前装’;ETC产品与技术迈向ETC2.0;加快ETC+行业的创新应用,赋能新场景。”
“如果有一个为前装而生的产品功能与产品形态,将更好地驱动前装渗透率。”从产品形态上看,由原来的独立整机升级为集成ETC模组的多合一集成车载终端,以降低门槛,适应ETC前装要求;与车身电子、车载信息系统(如导航系统)深度集成,可以为创新场景应用提供能源和更多的人机交互;同时,通过升级现有的门架、车道天线、车载OBU,还可提供面向汽车智能驾驶的交通信息、路车协同安全预警等服务。
新车选配ETC政策的实施,也持续带动前装ETC的普及。2020年2月,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调整《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中明确指出,自2020年7月1日起,新申请产品准入的车型应在选装配置中增加ETC车载装置。
从ETC到ETC2.0,ETC产品和技术的演进大致有两条路径:一条即ETC前装模组与T-Box前装结合,可提供ETC+北斗自由流收费服务和更深度的交通信息服务的融合。另一条路径是将ETC前装模组与C-V2X 前装相结合,在收费服务基础上,可提供路车协同、车车协同安全预警服务,自动驾驶支持服务以及编组行驶等。“从技术路径来看,这两种方式并无优劣之分,而是要看哪条路径更符合产业发展落地应用的实际需求。”
目前,千方科技正展开“ETC+T-BOX+C-V2X”多合一终端的前沿探索实践,针对车载主机和天线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千方科技在乘用车现有4G/5G T-Box平台上集成车规级ETC模组,C-V2X PC5模组,打通ETC、V2X与车载导航系统、ADAS系统连接,为推动车路协同技术落地做出有益尝试。
千方科技也持续推动ETC与路内路外停车、交通管理、非现场治超、交通运输、拥堵收费等各个场景深度融合。目前,千方科技已搭建起城市级全场景停车云平台,能够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停车资源管理、停车运营监管、静态交通辅助决策等服务;为企业提供超5万停车位的路内停车运营平台、场库停车运营平台;同时也可以为公众提供停车、充电、出行信息服务等。
本次大会上,如何逐步提高ETC通行效率能力、降低管理成本、节约能源,实现安全、绿色、畅达通行,并让ETC成为打通“车路协同”的金钥匙,成为各界专家、学者持续讨论的焦点。对于千方科技来说,接下来不光要在ETC等单业务领域解决当期的难题,更要基于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客户痛点与实际需求,在全域交通的框架之下,拉通各业务域之间的数据,实现全链条的运营服务,最终达到交通综合治理的目标。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工业》编辑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欧阳明高院士:大容量电池中磷酸铁锂的燃爆指数是三元的两倍
第四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2023深圳)国际交流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做主旨发言。他表示,一般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是比较安全的,本质上对于小的磷酸磷酸铁锂电池的确如此,但大容量的电池,内部温度可以超过800度,这超过了磷酸铁锂正极分解的温度。
-
6位大咖!畅谈风光储氢协同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会议以“风光储氢协同发展助力实现新型电力系统”为主题,由国际能源网、国能能源研究院主办,中国电科院、阿特斯、明阳智能、隆基氢能、天合储能作为支持单位。近3万人次在线观看。
-
如何发展电池和新能源产业?看两会代表们怎么说
如何发展电池和新能源产业?2023年全国两会已经拉开帷幕,那么,对于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代表们又带来了哪些提案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
于清教:今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或超900万辆 锂电池出货量将迈入TWh时代
于清教预测,在乐观情况下,预计2023年中国锂电池的出货量将迈入TWh时代,2025年全球的锂电池出货量预计超2TWh!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的产销量预计将突破900万辆甚至冲击千万辆目标。
-
黄奇帆:万亿级美元市场的大布局
近日,第七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在河北保定召开。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主论坛的演讲中表示,应以制造业为重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杨裕生院士:十措并举推动储能电池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今后40年的奋斗任务,人人有责、代代相传。实现“双碳”目标必然要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建立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