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凛冬,迎来酷暑,动力电池企业生存发展还有几道坎?
2019-06-21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那个冬天,华为挺过去还强壮了;这个夏天,电池厂迈不过就黄了。
那个冬天,华为挺过去还强壮了;这个夏天,电池厂迈不过就黄了。
2016年初,进入工信部公告汽车配套目录的国内电池企业有200多家;2017年有专家预言到2020年,国内电池企业存活下来的不超过20家;
距离2020年还有半年,业内人士表示,能活下来十家就不错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这简直就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走到今天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虽然有庞大的市场容量做兜底,有每年攀升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做支撑,有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的工业基础,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大量游闲的资金……
在新能源汽产业政策的催化作用下,在促成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同时,也缩短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孕育期,超速发展、成长、成熟,驶入衰退阶段。
正因如此,从2015年至今,活下来的电池企业屈指可数,也就是十家八家。
//////////
盘点一下这些消失的电池企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类因素:
第一阶段:2016年大部分没进白名单的企业,消失于企业规模小和技术力量薄弱;
第二阶段: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一般消失于国家补贴与能量密度挂钩,产品结构工艺无法满足技术升级要求;
第三阶段:2018年下半年开始,大少企业束缚于资金问题,面临消失可能性。
当然,所有没法存活下来的企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技术投入和产品质量问题。

从蓝海变成红海。
除了技术投入和安全问题,当下动力电池企业,还几道坎:降本、服务、现金流、客户管理。
01
降本管理
降本增效是每个企业的必修课,而动力电池企业更应关注的是管理降本、技术降本,和服务降本。
前几年的时候,电池企业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跟随新能源浪潮爆发增长,大多数动力电池企业并没有把自己与其他汽车配套企业等同起来。
追政策的后果,就是当利润率下滑,很多动力电池企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这才逐渐有了降本管理意识。
对于电池企业而言,利用先进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加强生产管控,提高A品合格率,这是最根本的降本管理。
此外,研发投入、采购成本管理也是一大难题。
三元材料镍钴锰中,钴材料主要来源于刚果等非洲国家,受资源开采地区风险影响,2016年年底至2018年4月间,钴价曾从20万元/吨一路升至超过66万元/吨,于是国内电池企业开始研发镍钴锰(NCM)比例从5:3:2转向6:2:2,再转变到8:1:1。
宁德时代811电池实现装车不久,2019年6月3日国际金属钴报价降到24万元/吨。巨大的原材料价差伴随着巨大的研发投入,电池企业前进路上步步惊心。

02
服务管理
遥记2016年,国家连续出台4批动力电池企业目录,当时有种说法就是要确保入选企业能够长期为用户服务。
在要求长寿命和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电池质保期一直是电池企业赢得客户的重要砝码,在汽车总站(chinaautoms.com)看来,随着利润率下滑和安全要求的提升,三包和三包期后的服务,还缺乏切实保障。(详见本人撰写《沃特玛遣散员工一周年,2019年夏天沃特玛用户安全谁来管?》)
如何让电池成本与质保条件、售价相挂钩?让终端用户省钱的同时,保证电池企业应有利润?
有企业建议:推出用户、车企、电池企业之外的第四方——让终端用户购买电池服务保险。但据汽车总站(chinaautoms.com)了解,早在2017年,国内其他电池企业就有此思路,沃特玛还找来几家保险公司沟通,最终无果。
而且以前用户对售后服务时效性要求并不太高,现在商用车用户运营车辆安排密集,如果发生故障,用户往往会要求厂家承担停驶期间的运营损失。
电池企业售后压力越来越大。
对此,汽车总站(chinaautoms.com)建议:电池企业可以考虑服务外包、完善服务网点、设置维修站和备件库,合理规划周转备件数量。
在未来发展中,如果电池企业的电芯和模组能兼顾不同乘用车、商用车和储能不同的需求,相信更利于售后服务。

03
现金流管理
企业的现金流如同人体的血液。没有充裕的现金流,企业的危机不言而喻。
尤其连续几年国补不能及时下发,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压力山大。
再次情况下,新能源产业链形成的账期恶性链条,即使不考虑补贴发放因素,现在很多车企都是在到货3个月后出具6个月承兑汇票(据了解,个别企业账期甚至远超于此),再加上原材料采购周期,电池企业垫资甚至能达到1年左右。
受此影响,企业体量越大,资金压力越大。
没有余粮的地主,在这个夏季格外艰难。

04
客户管理
很多电池企业都羡慕比亚迪全产业链模式,因为单打独斗太过困难,但是打通产业链谈何容易,所以有些企业转而加强客户管理。
一般而言,目前电池企业的客户管理,主要是解决应收账款。这对当下动力电池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受制于汽车产业链应收账款问题严重,所以有些企业把类似于华为或其他企业,包括外资、合资、外国企业定义为优质客户,在这方面,宁德时代是行业表率,其他电池企业也都在学习宁德时代。
但宁德时代只有一家,而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大。所以客户评级的作用非常重大。
//////////
结语
“换道先行”渐入佳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却让核心关键的动力电池行业惊涛骇浪;2019年的夏天已经来临,动力电池企业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但愿,这个夏天,这个雨季,能让我们所有的新能源车辆安全通过考验。
原创:韩喻 汽车总站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新能源发电有新规则!就近消纳怎么玩?一文看懂官方新政
最近,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了个重要通知(发改价格〔2025〕1192 号),专门针对风能、太阳能这类新能源发电的 “就近消纳” 制定了新规则。
-
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有力引领下,新能源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深入剖析我国新能源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其在能源转型、安全保障、经济动能激发以及国际合作拓展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
-
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速开始放缓
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联合发布了《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1.68%。
-
“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发力。通过聚焦数智化与绿色化、强化科技创新与转化、培育新型要素与机制、促进服务业升级,我国有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与民生福祉提升的双赢。
-
全球科技趋势与创新发展格局研究(20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世界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前夕。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进行深度重构。
-
锂电池再生黑粉进口解封!下滑的电池回收市场会被激活吗?
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管理,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