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大战——抢车位,无处不在的斗智斗勇
2018-07-02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停车是一门技术活,还要在关键时刻拼运气。前者检验你是否足够勤学苦练,后者则完全是赤裸裸的人品考验。

停车是一门技术活,还要在关键时刻拼运气。前者检验你是否足够勤学苦练,后者则完全是赤裸裸的人品考验。

自打汽车落地行驶的那一刻起,停车这件事便悄然无息地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只不过在汽车刚刚诞生的年代,大街上寥寥无几的汽车并没有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什么额外影响。别忘了,那个时代,主宰道路行使权的还是来往穿梭的马车。

十九世纪,爱尔兰南部小城利默里克火车站前排列整齐的马车
当然,马车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便乱停乱放,同样要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不能给路上的行人和其它马车造成困扰。汽车同样如此,除了城市重要的广场和街区有所限制以外,那个年代的停车还是很方便的,基本上属于“想在哪儿停就在哪儿停”的境界,只要你不把车横在马路中央,根本没人管你。

1927年,一处动物园门前的停车场

二十年代,美国路边随便停放的车辆
不过很快,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停车变得不再那么随心所欲,抢车位、见缝插针等等行为在街头开始上演,路边停车不再那么安全。

美国华盛顿街头,一位小男孩成功抢占了一个车位
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政府当然不能容忍混乱无序的局面。那么,如何能够高效有序地管理路边停车的问题呢?管理者们最初想到的办法是惩戒:从警察部门专门成立一支队伍,每天的任务就是扫街,遇到违规停车的行为便行使至高无上的执法权——开具罚单。不得不说这招如此高明,直至今天也屡试不爽!

美国大叔开起罚单来也毫不手软
除了罚,收费也是一项便于停车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有效措施。起初,政府采取的是同样最原始的“人海战术”:派遣停车收费员走上街头。直到后来,一位报社编辑发明了咪表,改变了路边停车的收费方式。它的名字叫卡尔顿·科勒·马基(Carlton Cole Magee)。

1934年,卡尔顿·科勒·马基和他发明的咪表
咪表其实说白了就是停车计时器,早期的咪表完全由钟式主发条提供机械动力。一些仪表是自动的:只需插入硬币,钟表机构将剩余时间指示器移动到适当的位置。这样的咪表方便了司机,但需要维护人员定期上发条。而手动仪表则需要司机在插入硬币后转动手柄,虽然司机麻烦,但无需维护,减少了管理费用。

1940年,美国纽约街头,一排咪表旁整齐停放的车辆

1966年,美国芝加哥北部的一位咪表女维护员在填写停车票
除了路边停车,城市管理者也开始为汽车提供专门的停车区域,停车场的概念逐渐形成。

1927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一处供展览会使用的停车场

1934年,美国芝加哥格兰特公园停车场已经是车满为患
建立大型停车场的必备条件之一便是需要大块土地,这在远离城市中央的郊外很容易实现,可大部分欧美城市的中心城区都是狭窄的古老街道,修建停车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些驻扎于老城区的公司和居民该如何解决停车的问题呢?

四十年代,美国新奥尔良一处狭窄的停车场
地面资源稀缺,停车需求却日益旺盛,人们开始仰望头顶的空间——立体停车场的概念孕育而生。目前已知最早的立体停车场出现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建于1906只1912年间。1918年,芝加哥市中心西环区的拉萨尔酒店建成了全美国第一座多层停车场。

建成于1918年的芝加哥拉萨尔酒店停车场,2005年遭到拆除

20年代,英国漫画家设想的汽车酒店,包含一个多层停车场
既然是多层停车场,就必然涉及到“爬楼”的问题。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修建斜坡或者环形斜坡,供汽车上上下下,这样的建筑成本是最低的,但对空间的需求相对要大一些。于是在一些街区更为狭小的城市里,又催生了自动泊车系统。

早期的铰链式自动泊车系统实验台架
自动泊车系统(APS)的最早使用是在1905年在巴黎的Rue de Ponthieu停车场。APS系统包括一个面积宏大的多层混凝土建筑,内部设有电梯,可运输汽车到上层,然后交给服务员停放汽车。1931年在一篇《大众机械》的文章中,预测未来还将出现一种地下车库,汽车由一个传送带被送至停车场,然后由安装在轨道上的升降电梯运送车辆到指定的车位。

法国巴黎Rue de Ponthieu停车场内最早的自动泊车系统
自动多层停车场可以有效降低每个停车位的平均建筑成本,因为它们通常比具有相同容量的常规设施需要更少的土地和建筑面积。从总体成本来看,唯一有所增加的就是那些运送汽车所需的机械设备的成本,除此之外,其他成本通常也较低,例如:自动多层停车场不需要能量密集的通风系统(汽车不需要发动行驶),并且也无需收费人员或安全人员驻守。

二十至四十年代,矗立在美国几大城市中心区街头的立体停车系统

1930年,法国巴黎的雪铁龙Le Marbeuf车库,设计者为建筑师阿尔伯特·拉普拉德和L.E.巴赞
正所谓“高处不胜寒”,这些几乎快跟摩天大楼一样高的停车场看似威武耸立,但似乎也暗藏几许风险。那时候的汽车司机不仅要操心能否找到空的停车位,更是担心这些自动泊车系统是否安全可靠。其实,自动停车场最大的安全隐患来自于链式举升系统,一旦发生故障,不能上下举升还是小事,严重的还会造成车辆损坏,换谁都得提心吊胆。

1970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一处立体停车场,由于一颗螺栓断裂,位于举升机顶部的一辆轿车发生倾覆
因此,传统的大型多层式停车场在欧美和日本更受欢迎。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正是美国和欧洲城市经济蓬勃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小汽车拥有量突飞猛进、城市中心区再发展项目大上快上的时期,也是城市中心区现代景观和地域特点形成的主要时期。这一时期北美城市中心区发展的普遍特点,是向立体发展的速度快于向水平方向延伸的速度,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日益提高。

1955年,德国卡尔斯鲁厄的一处自动停车库

1964年,美国纽约公园大道旁的一处立体停车楼
因此,这一时期也是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主要发展的时期,欧美城市建设了许多大型多层停车楼、与大型公共设施结合的底下多层停车空间;与此同时,政府也开始重视城市中心区停车设施的发展研究,相关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治理等专业部门纷纷建立。

1950年,意大利都灵Lingotto立体停车场的环形车道,这里也是菲亚特的第二工厂

1953年,美国洛杉矶威尔希尔停车楼

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的环形停车楼,兼具外观美和实用性
而自动泊车系统也没有被人类放弃,而是持续研发改进,到今天的自动泊车系统已经引入了智能化管理车辆的概念,可同时停放并有序管理上千台汽车,从运送到分拣全部由电脑控制。

1963年,英格兰一家自动停车场的中央天井

建于1998年的大众全自动立体停车楼,已经成为大众玻璃工厂最引人瞩目的高科技设施之一
不幸的是,我们的人口数量和汽车产量一直在不停地增长,地球就这么大,停车难的问题必然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困扰我们的生活。假使未来的某一天,汽车不再成为每个人单独的私有物品,而是像现在火到不行的MoBike单车那样,成为分享资源的典范,汽车总量的增长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或许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稍稍松一口气。
来源:全网资讯
来源:全网资讯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新能源发电有新规则!就近消纳怎么玩?一文看懂官方新政
最近,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了个重要通知(发改价格〔2025〕1192 号),专门针对风能、太阳能这类新能源发电的 “就近消纳” 制定了新规则。
-
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有力引领下,新能源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深入剖析我国新能源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其在能源转型、安全保障、经济动能激发以及国际合作拓展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
-
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速开始放缓
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联合发布了《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1.68%。
-
“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发力。通过聚焦数智化与绿色化、强化科技创新与转化、培育新型要素与机制、促进服务业升级,我国有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与民生福祉提升的双赢。
-
全球科技趋势与创新发展格局研究(20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世界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前夕。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进行深度重构。
-
锂电池再生黑粉进口解封!下滑的电池回收市场会被激活吗?
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管理,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