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汽车切不可“听风就是雨”
2018-05-24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近年来,在以纯电为主的技术路线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不仅产销规模和产业链完整度早已全球第一,而且在技术上已跃居全球第一梯队。在产业成熟度上,我国纯电动汽车已比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具比较优势,也更符合国情。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我们仍需要保持强大战略耐心和政策毅力,不能“听风就是雨”,轻易放弃电动汽车并贸然转向氢燃料电池汽车
近年来,在以纯电为主的技术路线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不仅产销规模和产业链完整度早已全球第一,而且在技术上已跃居全球第一梯队。在产业成熟度上,我国纯电动汽车已比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具比较优势,也更符合国情。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我们仍需要保持强大战略耐心和政策毅力,不能“听风就是雨”,轻易放弃电动汽车并贸然转向氢燃料电池汽车

连日来,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讨论此起彼伏,有人称“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需要掉头”,呼吁像日本那样“全面转向氢燃料电池汽车”。这有些片面。

日本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全球领先,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日本丰田已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本田750公里续航里程的氢燃料电池汽车Clarity也已限量开卖,与其配套的加氢站也建成数十座。与之相比,我们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特别是在乘用车发展上,步伐的确要慢一些,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取得的进步。

事实上,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应用上,始终存在着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驱动和燃料电池等多条技术路线。得益于国家高度重视和财政政策大力支持,近年来在以纯电为主的技术路线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不仅产销规模和产业链完整度早已全球第一,而且在技术上已跃居全球第一梯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核心技术,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行列,电控技术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正是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影响下,国际上各大汽车厂商从过去的观望和谨慎,加快转向对纯电驱动的战略性投入。比如,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到2025年要量产15款纯电动车型,每年产量不低于100万辆;日产汽车则宣布,未来5年将向中国市场投放20款电动化车型;连一向不屑于搞纯电动汽车的丰田也有了强烈危机感,调整了技术路线,计划于2020年推出10款电动汽车,2030年销售550万辆电动汽车。可以说,作为智能化最佳载体的电动汽车,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业发展新潮流。

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底,5年间全球总计售出6475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作为全球最畅销的车型,去年丰田Mirai的销量也不过2000多辆,其中大部分是租赁公司和其他车企研发机构买的,真正面向私人购买者的寥寥无几。这与去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50多万辆的销量,简直是天壤之别。一些自媒体竟然为其鼓吹,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氢燃料电池汽车之所以很难商业化,除了核心技术不成熟、电池耐久性差外,主要还是氢的供给缺乏有效并安全的保障,而且产业链成本过高。有专业人士曾算过一笔账,以供给端为例,仅加氢站上下游体系建设所需资金,是现有加油站体系的10倍。

应该看到,虽然动力锂离子电池在汽车上使用只有10年时间,但其技术进步却在明显加快。目前,我国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已达230瓦时/公斤,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50瓦时/公斤,一旦完成工信部提出的“电池价格减半,能量密度加倍”计划,电动汽车性价比将会大幅度提升。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我们需要保持强大战略耐心和政策毅力,坚持插电式混合、纯电和燃料电池等多条技术路线走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更不能“听风就是雨”,轻易放弃电动汽车并贸然转向氢燃料电池汽车。
来源:储能世界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新能源发电有新规则!就近消纳怎么玩?一文看懂官方新政
最近,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了个重要通知(发改价格〔2025〕1192 号),专门针对风能、太阳能这类新能源发电的 “就近消纳” 制定了新规则。
-
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有力引领下,新能源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深入剖析我国新能源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其在能源转型、安全保障、经济动能激发以及国际合作拓展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
-
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速开始放缓
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联合发布了《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1.68%。
-
“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发力。通过聚焦数智化与绿色化、强化科技创新与转化、培育新型要素与机制、促进服务业升级,我国有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与民生福祉提升的双赢。
-
全球科技趋势与创新发展格局研究(20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世界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前夕。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进行深度重构。
-
锂电池再生黑粉进口解封!下滑的电池回收市场会被激活吗?
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管理,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