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投资新能源车充换电站将不用政府核准
2018-03-3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3月29日晚间,北京市发改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8年本)》(以下简称《目录》)。据介绍,新版的《目录》再次对政府管理的社会投资项目进行核准“瘦身”,让企业获得更多自主权。值得注意的是,《目录》中由政府主动简政放权的事项中,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赫然在列。这意味着,未来社会资本在京投资这类项目,将不再需要政府核准,在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政策的前提下,改为备案管理。而这也被业内看作是继2月底新版《北京政府定价目录》放开电动汽车充电费定价权后,北京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该类项目放出的又一“大招”。
01 充分“放手”市场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目录》修订主要坚持了最大限度缩减核准范围、科学合理划分核准权限、严格落实产业禁限目录三个原则,“凡是市场竞争充分、企业能自主决定、可以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有效调控的,一律取消核准改为备案。”
据悉,新版《目录》共包括9类43项核准事项,相比2015版目录,核准事项减少了59项,同比减少58%,取消、下放核准权限共69项,其中取消核准权限61项(其中4项为取消部分核准权限),下放部分核准权限8项。
资料显示,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企业投资项目区分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不再实行审批制。需要核准的项目范围,依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执行,并制定《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 》。2013年、2014年国务院两次对国家核准目录进行修订,2016年12月又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作出第三次修订。
而北京于2005年首次制定《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5年本) 》,并在2015年进行修订。北京市发改委表示,2015版目录自2015年4月实施后,本市产业政策、投资管理等出现不同程度变化,特别是新出台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也涉及部分核准项目,因此有必要对2015版目录再次进行修订,对核准范围、核准权限进行优化完善,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切实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02 社会资本充分渗透的充电市场
具体到新能源车领域,随着未来汽车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愈加清晰,燃油车退局已成必然。去年9月,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我国正在制订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以北京为例,去年底,新修订的《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明确,北京2018年小客车配置指标总数将由2017年的15万个减少至10万个。其中,普通车指标从9万个减少到4万个,但将向个人倾斜,比例由92%提高到95%,新能源车指标保持6万个不变。而这也意味着,2018年,北京的年度小客车摇号指标中,普通小客车将首次低于新能源车指标。
在政府、政策都极力鼓励、推广新能源车的大趋势,充换电配套设施的“配备”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普及的效率和速度。去年8月,北京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对新建、既有建筑的停车位配建充电桩等充电设施做出了明确的量化要求。《意见》明确,北京将充电设施配建指标纳入规划设计规程,其中,办公类建筑按照不低于配建停车位的25%规划建设;商业类建筑及社会停车场库(含P+R停车场)按照不低于配建停车位的20%规划建设;居住类建筑按照配建停车位的100%规划建设。
“现今,北京已有电动汽车17万辆,约占全国10%,各类充电桩11.5万个,占全国近三成。”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在今年北京市两会期间介绍到。
此前,北京放开新能源车充电费定价权时,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北京充电服务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企业在扩大市场占有率方面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运行整体情况良好,因此具备了放开条件。除此之外,近年来为提高充电效率,部分企业也推出了换电服务和移动充电服务,这些都并未在定价目录内,因此为了鼓励模式创新和促进行业发展,放开了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新能源车充电市场已被社会资本愈发充分“渗透”,在业内看来,投资端核准的放开将进一步为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资的进入放开手脚。今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就曾公开表示,目前接入国家电网的公共充电桩中,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占7成,公司投资建设的占3成。
实际上,早在2014年,时任国家电网董事长的刘振亚就曾表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换电设施,将对社会“全面开放”,谁想投资,谁有钱投资,谁就投。而后不就,国家电网九发布《关于做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报装服务工作的意见》,承诺将为其他充换电运营商提供电网扩容和接电服务,而这也标志着充换电行业全面开放竞争,民营企业逐步进入。
03 盈亏痛点难破
此前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企业购买一个交流充电桩需要数千元,安装充电桩的工程费少则几千,贵则几万元,如果是直流充电桩成本则在6万元以上,而小区充电桩按照基础电价收费,算上成本后,到企业手上的费用所剩无几,只有依靠大量汽车刷卡充电,薄利多销。
普天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则表示,经过测算,如果每个直流桩利用次数为每天8次,那么这座桩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但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充电桩平均每天被使用的频次在4次左右,这也意味着,企业每天只能通过充电收回运营成本的一半。多位业内人士都向记者表示,按照目前的收费标准,一根桩收回成本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充电桩企业普遍亏损,充电站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主营新能源充电桩的北京电庄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先越表示,虽然充电站中的充电桩比较集中,容易进行统一的运营管理,但也正因如此,充电站需要付出额外的管理费用,且需要面临更高额的土地成本、新建大量配电网设施,还有与充电桩无异的损坏风险,这些都是充电站难以盈利的症结所在。
不仅如此,充电站的维护也出现了难题——企业额外增加了的成本。日前,有媒体对北京核心六城区的42处公共充电站进行实地调查,这42处公共充电站共有340个充电桩,其中,充电站内充电桩损坏和故障的比例达到了10.2%,被占位但不在充电的比例达到了27%,二者相加,无法使用的充电桩占比近四成。
有观点认为,接入十几万充电桩的智能车联网其实运营成本十分高昂,中小型企业或难以承担设备、后台、数据互联互通所产生的巨额费用,这一市场如何不被垄断、中小企业如何寻找生机将成为下一个命题。而在刘峰看来,未来几年,充电桩企业将迎来一轮洗牌,部分长期亏损的小型企业倒闭或重组,投入大、布局合理的充电桩将迎来盈利的临界点。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新能源发电有新规则!就近消纳怎么玩?一文看懂官方新政
最近,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了个重要通知(发改价格〔2025〕1192 号),专门针对风能、太阳能这类新能源发电的 “就近消纳” 制定了新规则。
-
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有力引领下,新能源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深入剖析我国新能源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其在能源转型、安全保障、经济动能激发以及国际合作拓展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
-
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速开始放缓
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联合发布了《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1.68%。
-
“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发力。通过聚焦数智化与绿色化、强化科技创新与转化、培育新型要素与机制、促进服务业升级,我国有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与民生福祉提升的双赢。
-
全球科技趋势与创新发展格局研究(20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世界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前夕。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进行深度重构。
-
锂电池再生黑粉进口解封!下滑的电池回收市场会被激活吗?
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管理,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