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到底怎么样?
2018-03-2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新能源汽车正在跳跃式发展,然而作为"心脏"的电池,却成为拖后腿的短板,乱象不断。目前新能源电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标准的圆柱形锂电池,还有一种是软包电池,这两种电池各有优缺点。圆柱形有18650和21700之分,目前比亚迪主攻18650,特斯拉等企业目前使用21700的,圆柱形优点是稳定,安全性高,但是容量低,这个低是相对的。所以一辆车需要成千上万颗电池组合在一起。软包电池的优点是容量高,但是不稳定,容易有安全隐患,所以各大电池厂都在努力攻克这个难题。
无法投保的电池
目前并没有针对新能源车的车险品种,只能按照普通车险投保,但车损类的都不能保,这也就是说,如果因为交通事故导致电池损坏,我就只能自认倒霉。不过也有几家新能汽车厂商对电池电芯是终身质保的。
在新能源汽车普及程度较高的欧美国家,新能源车不仅有针对电池、动力系统等专属的车险产品,还有相应的维护和修理服务。此外,政府也会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为优惠的费率,且保费的一部分还会用于公益事业,以呼吁更多车主使用。
国家规定与企业标准
荣威E50、北汽EV200、启辰晨风、腾势、比亚迪e6、秦、唐……目前在上海销售的新能源车共有20多个品牌40多种车型,如雨后春笋,蓬勃疯长。国家公布首批免征购置税的新能源车目录时,特别规定,目录中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提供不低于5年或者10万公里的质保。
对于新能源车电池的使用寿命,目前大多数品牌经销商的说法是"电池2000次满充满放",这就意味着,按照每次行驶在100公里以上,电池使用超过20万公里。按平均2天充一次电,可满充满放10年。
"一毛钱开一公里",纯电动车使用成本低已经成为共识,然而,车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庞大的电池更换费用。新能源车的电池费用,约占整车费用的一半至三分之二。以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为例,更换电池的费用为9.5万元,超过购车价的一半。不过,随着新能源车的产量提升和技术成熟,电池成本正在下降。
电池技术仍落后国外
我们的电池企业,无论是产品质量、经济规模、盈利能力、研发队伍、研发能力、研发体系,和实力强大的国外企业相差甚远。我国的新能源车大多数采用锂电池,选择的是与美国相同的磷酸铁锂路线,但锂电池技术整体水平仍落后于美国、日本。例如日本电池平均能量密度要高出中国平均水平的30%-40%,充电次数也能达到中国的几倍。
目前,因为成本和技术等原因,国内的新能源车转向国外配套已经成为趋势。甚至有专家担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重走传统燃油车的老路,在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上陷入核心技术"空心化"尴尬。新能源车业内权威左世全透露,目前,中国部分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已出现低端重复建设的问题。
亟须政策完善
2020年预计年产量200万台,新能源车产量剧增的背后,将会产生大量报废的动力电池。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表示,目前还没有一个完美的技术能解决废旧电池所带来的二次污染的问题,现在厂家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每公里的使用率。
现阶段国家并没有出台汽车报废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方面的相关标准和规定。此外,我国不同车企的电池路线、电池规格都各不相同,也造成了动力电池型号过多、产量分散的问题。从新能源汽车报废下来的电池并不是没有价值,它还可以被用作储能或者相关的供电基站、路灯等其他方面。如果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能被系统化和规模化,可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成本。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新能源发电有新规则!就近消纳怎么玩?一文看懂官方新政
最近,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了个重要通知(发改价格〔2025〕1192 号),专门针对风能、太阳能这类新能源发电的 “就近消纳” 制定了新规则。
-
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有力引领下,新能源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深入剖析我国新能源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其在能源转型、安全保障、经济动能激发以及国际合作拓展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
-
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速开始放缓
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联合发布了《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1.68%。
-
“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发力。通过聚焦数智化与绿色化、强化科技创新与转化、培育新型要素与机制、促进服务业升级,我国有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与民生福祉提升的双赢。
-
全球科技趋势与创新发展格局研究(20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世界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前夕。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进行深度重构。
-
锂电池再生黑粉进口解封!下滑的电池回收市场会被激活吗?
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管理,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