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以糖为阳极基底 发现可减少锂电池枝晶形成
2018-03-14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糖或许是人类健康杀手,但它如今也被科学家用来当作防止锂金属电池阳极枝晶生成的基底材料,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候选代表锂金属电池的主要障碍提出了解决方法。
科学家已经注意到,锂电池中的枝晶(dendrites)与出现在金属中的晶须相似。枝晶是由于电池电极表面锂沉积不均匀而形成,会造成电池容量损失、充放电效率降低、短路等问题;晶须(whisker)则是出现在电子元件中的一种现象,20世纪初真空管时期,科学家用纯锡或接近纯锡的合金作为焊料,而在有焊料的焊点上会长出晶须造成短点。
最重要的是,研究合著者/莱斯大学材料科学与纳米工程助理教授Ming Tang说,科学家知道晶须在有压应力(compressive stress)的情形下出现,却对电池循环过程中锂金属镀层也会引起压应力的机制不甚理解,而压应力与锂电池阳极的树突形成脱不了关系。虽然晶须像直线,枝晶更蜿蜒些,但两者形成机制是相似的。
基于这种理解,研究人员首先模拟在平面电镀软金属期间产生的压应力,以显示锂枝晶如何生长,实验表明,将锂金属涂覆在平坦基底上会使锂无处可去,于是它改以枝晶形式出现。
与锡相比,锂的熔点更低(180.5°C),也就是说锂原子在室温下更具流动性,如果有压力,原子更乐意移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数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看到树突形成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项问题,团队找出一种能帮助抑制锂枝晶生成的技术,糖就在这里发挥角色功能。研究人员将糖块与一种液态硅胶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一起注入基底,然后将糖溶解,留下只剩软硅胶的三维多孔结构,就像一块可能会塌陷变形的海绵,接着覆盖一层薄铜层以传导电子,最后用锂金属填充空洞。(Source:莱斯大学)
团队于这种基底上测试,发现枝晶生长显著减少,这是因为糖溶解后,像“皱纹”的基底缓解了锂金属内部累积的压应力,电池测试也拥有200次循环后仍接近98%的库仑效率。研究目前还在持续进行,团队将对电池进行些许调整,以了解这种技术的电池是否能赶上商用门槛。论文发布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期刊。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新能源发电有新规则!就近消纳怎么玩?一文看懂官方新政
最近,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了个重要通知(发改价格〔2025〕1192 号),专门针对风能、太阳能这类新能源发电的 “就近消纳” 制定了新规则。
-
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有力引领下,新能源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深入剖析我国新能源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其在能源转型、安全保障、经济动能激发以及国际合作拓展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
-
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速开始放缓
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联合发布了《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1.68%。
-
“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发力。通过聚焦数智化与绿色化、强化科技创新与转化、培育新型要素与机制、促进服务业升级,我国有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与民生福祉提升的双赢。
-
全球科技趋势与创新发展格局研究(20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世界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前夕。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进行深度重构。
-
锂电池再生黑粉进口解封!下滑的电池回收市场会被激活吗?
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管理,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