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革命引发电池材料“争夺战” 全球车企锁定锂供应渠道
2018-03-02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英媒称,在日产和三菱于2010年将电动汽车推向大众市场时,日本制造商满怀热情地押注于电池需求激增。但电动汽车革命未能变为现实,它们的很大一部分投资遭遇了失败。
外媒报道,近十年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政府正大力推广电动汽车,试图让消费者放弃内燃机汽车。为占领电动汽车市场,大众和特斯拉等全球汽车制造商正试图锁定增加锂离子电池生产所需原材料的供应,锂离子电池将推动这场电动汽车革命。
报道称,中国的电动汽车供应预计将是全球锂需求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高盛预计,到2030年,中国供应的电动汽车将占全球的60%,高于2016年的45%。
然而,伦敦基准矿业情报公司创始人西蒙·穆尔斯说,所有汽车制造商都面临的问题是,它们在锂供应方面都没有“合适的长期合约”。
伍德-麦肯兹公司的分析师米兰·塔科尔还说:“我认为很多汽车制造商现在几乎陷于恐慌,因为它们想要确保自己不会因为生产电池的必需材料而错过机会。”
这些担忧在曾是充电电池技术领域公认领袖的日本尤为明显。
据报道,虽然日本松下仍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电池供应商,但现在全球五大锂电池供应商中有两家在中国,它们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矢野经济研究所称,在政府的积极政策和电动汽车补贴的支持下,中国制造商也控制着锂离子电池所用四种关键组件的50%到77%的市场,分别是阴极材料、阳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和隔膜。日本汽车制造商的资金实力不如中国竞争对手,它们一直以来依赖与本国贸易公司、电池制造商和材料供应商的协作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但随着全球竞争加剧,它们不再能仅靠国内材料制造商就解决这个问题。
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曾在电池供应商三星SDI担任高管的佐藤登说:“它们(日本材料制造商)的客户将遍及全球。虽然日本公司可能会说它们能够凭借技术参加竞争,但对于未来的电池竞争来说,关键因素将是投资能力。”
这促使一些日本企业试图放弃此前依赖国产电池的模式。例如,在寻求提升成本竞争力之际,日产去年将它与日本电气公司的电池业务出售给中国私人股本公司金沙江资本。东风日产总裁关润不久前表示,公司可能会从一家中国制造商购买锂离子电池,以满足当地政府的要求。
据报道,在其他地方,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启动了五年的钴供应招标,宝马集团称,它已接近签署一份电池金属材料锂和钴的长期供应协议。特斯拉汽车公司也正在与锂生产商智利化工矿业公司进行谈判。
中国企业也增加了对锂生产商的投资。
华盛顿RWR咨询公司的约翰·范德芬说,中国汽车行业希望避免可能令电动汽车生产放慢的供应链瓶颈。他说:“掌握原材料控制权能够提供中国实现雄心勃勃的电动汽车目标所需的供应链安全,并可能令其他参与者无法前进。”
RWR咨询公司称,中国企业进行了逾10亿美元的锂矿交易,主要是汽车企业和汽车供应企业。而2016年的这一数字是零,2015年为1.78亿美元。
报道称,在这些交易中,长城汽车公司与澳大利亚皮尔巴拉矿业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目的是确保五年的锂供应。
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比亚迪也与青海盐湖钾肥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伙伴关系,目的是从盐湖提取锂以生产电池。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新能源发电有新规则!就近消纳怎么玩?一文看懂官方新政
最近,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了个重要通知(发改价格〔2025〕1192 号),专门针对风能、太阳能这类新能源发电的 “就近消纳” 制定了新规则。
-
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有力引领下,新能源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深入剖析我国新能源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其在能源转型、安全保障、经济动能激发以及国际合作拓展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
-
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速开始放缓
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联合发布了《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1.68%。
-
“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发力。通过聚焦数智化与绿色化、强化科技创新与转化、培育新型要素与机制、促进服务业升级,我国有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与民生福祉提升的双赢。
-
全球科技趋势与创新发展格局研究(20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世界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前夕。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进行深度重构。
-
锂电池再生黑粉进口解封!下滑的电池回收市场会被激活吗?
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管理,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