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地方补贴或取消 补贴淡出时是外资反攻日
2017-12-2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年关将至,关于新一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酝酿进一步收紧的消息成为关注焦点。近日,有媒体报道称, 2018年中央财政补贴政策已基本完成,新补贴政策中续航里程不足150公里的产品将不再享有补贴。
同时,地方补贴也或将面临取消。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取消“地补”意在有效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并控制政府支出。该计划可能最早明年实施。
“未来中央财政将无法承受如此巨额的补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认为,以市场驱动取代政策驱动,以积分制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序发展才是长久之计。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可以预计政府购车补贴淡出之时,就是外资和合资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之日。
地方补贴明年或取消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新能源车补贴高达590亿元,2016年更是突破830亿元。据杨裕生测算,按照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以及退坡后的补贴制度,“十三五”期间仅中央政府就需为新能源汽车支付高达3900亿元的补贴。
事实上,尽管2017年新能源车的总体补贴相比2016年下降幅度高达40%,却仍难挡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继续迅猛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达到63.9万辆和60.9万辆,同比增长49.7%、51.4%。
而据最新曝光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信息显示,相比2017年补贴额度再退坡40%。在相关技术考察指标上,新政策增加了对单位载质量能力消耗量的分档考察,提高了对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和节油水平的要求。同时,地方补贴或将面临取消,最快明年起实施。
据测算,未来“如果国家补贴每年退坡20%,则需要补贴2553亿元;如果每年退坡25%,经过4年退完,仍需要1770亿元。”杨裕生表示,“即便按照每年25%的比例退坡,仍将是巨大的财政支出。”
有分析师表示,国家财政补贴已从主导变为辅助,产业的发展将主要依托市场和“双积分”驱动。下一步,新能源车企进一步提高整车技术水平的同时,更要压缩三电成本。之前依靠补贴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车企将面临生存大考。
补贴淡出车企迎大考
虽然政策尚未真正出台,但争议已经开始就新补贴政策细则的变化展开。与可预见的中央财政补贴重负相对应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后发展速度过快隐藏的种种隐患。
尽管产销量全球居首,但国内主流高端车型却乏善可陈,纯电动车总体销量的近七成均为A00级的小容量电动车。如果新能源补贴政策按照上述披露的草稿方案实施,A00级纯电动汽车产品能够获得国家和地方的补贴额度将较以往减少50%。对此,陈清泰表示,补贴淡出之时就将是合资品牌反攻之日。
事实上,与陈清泰持相同观点的业内人士并不少。有汽车分析师表示,日益趋紧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将身处其中的汽车企业推向市场化的浪潮。失去了政策优势,还要与合资品牌争夺市场,优胜劣汰已经不可避免,留给自主品牌的时间已然不多。
他同时表示,合资车企的专利技术以及知识产权大多投入集中在燃油机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在没有变现之前不会像自主车企一样倾尽全力。但随着燃油限值的临近以及新能源市场的持续火爆,合资车企势必全力出击新能源汽车领域。
编辑:证券日报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新能源发电有新规则!就近消纳怎么玩?一文看懂官方新政
最近,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了个重要通知(发改价格〔2025〕1192 号),专门针对风能、太阳能这类新能源发电的 “就近消纳” 制定了新规则。
-
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路径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与我国“双碳”目标的有力引领下,新能源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深入剖析我国新能源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其在能源转型、安全保障、经济动能激发以及国际合作拓展等多方面的关键作用。
-
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速开始放缓
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联合发布了《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66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1.68%。
-
“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策略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发力。通过聚焦数智化与绿色化、强化科技创新与转化、培育新型要素与机制、促进服务业升级,我国有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与民生福祉提升的双赢。
-
全球科技趋势与创新发展格局研究(20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技术-经济”周期正在酝酿,世界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前夕。同时,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加剧,全球科技创新版图将持续进行深度重构。
-
锂电池再生黑粉进口解封!下滑的电池回收市场会被激活吗?
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管理,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