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交新能源产品检测报告或无缘补贴?
2017-03-1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近日,注意到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简称“监测中心”)的企业通过平台检测的消息始终停留在3月3日,也就意味着该项工作已告一段落,通过“平台符合性检测”的企业数将定格在170家,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的车型定格在869个。但企业还需要有下一步动作。
近日,注意到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简称“监测中心”)的企业通过平台检测的消息始终停留在3月3日,也就意味着该项工作已告一段落,通过“平台符合性检测”的企业数将定格在170家,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的车型定格在869个。但企业还需要有下一步动作。
据中机中心3月10日发布的关于《公告》内新能源产品补充平台符合性报告和车辆符合性报告的通知,企业需要在4月1日前,将新能源产品的企业平台符合性报告和车辆符合性报告通过《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平台管理系统》进行上传和提交。所以,如果未能在4月1日前,将报告上传和提交,企业之前就做了无用功。
但上传报告与通过平台测试比,难度和工作量更小,主要是看企业这边的积极性。
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我们知道,去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要把保障安全放在首位,2016年11月30日,工信部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宣贯会,进一步解读了该通知,并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
①2017年1月1日起,企业监测平台建成并与国家平台完成对接测试。
②2017年1月1日起,新申报《公告》的车型,应完成车载终端--企业平台--国家平台的数据传输测试。
③《公告》内车型,应于2017年4月1日前完成数据传输测试。
国家的出发点很明确,安全是第一位的;产业发展是第二位的。使用者都希望到手的产品是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所以国家开展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对企业提出种种严苛的要求,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杜绝二次骗补事件、推动行业发展。
一般而言,企业都会在年初或上年末开启新一年的工作规划,挖掘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但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车企都错过了最佳的播种时间,基本上都面临着无车可卖的困境。尽管补贴和推荐目录都已确定,但地补不明确、成本居高不下、电池pack企业需要通过强检、车企需要接入国家监控平台。未按要求建立监测平台的企业,或将暂停或取消车辆生产企业及公告,无缘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
企业都忙于应对政策调整,为后续发展铺路,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今年前两个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远远不及预期。
170家企业通过检测 平台通过率为53%
监测中心自去年12月7日开始上线试运行,截止到今年3月3日,不到4个月的时间,累计有300家企业注册,最终通过平台检测的企业为170家,通过率为53%,通过的车型869个。按照通知中的说法,其他130家未通过的企业将面临拿不到补贴的风险。
从通过率来看,国家建立的监测平台就好比照妖镜,资质不够的企业最终被打回了原形,但也还是要问,我国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民政部组织召开行业协会商会立法工作启动会
1月3日下午,民政部组织召开行业协会商会立法工作启动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部署启动《行业协会商会法》起草工作。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春生出席并讲话。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 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0〕39号),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突破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瓶颈,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
《北京市储能电站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解读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储能电站建设管理程序,促进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的通知》(国能发科技规〔2021〕47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2〕37号)、《关于明确本市储能电站监督管理职责分工的意见(暂行)》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北京市储能电站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征求意见稿))。
-
北京市储能电站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本市储能电站建设管理,进一步明确储能电站建设、验收、并网等程序,促进本市储能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及本市相关管理规定,市城市管理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储能电站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
-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
2022全国各地换电激励政策一览
关注换电新政策,了解行业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