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玲: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三大风险和四个不足
2018-09-1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新能源汽车从起步到发展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n 百人会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
新能源汽车从起步到发展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6月和7月我们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降反增,分别为17.6万辆和16.8万辆,同比增长了42%和46%。从产品结构,质量可靠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优化。从全球范围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体系应该是最全的。政策覆盖范围最宽、支持力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9月1日,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在2018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广的数量,从09年之前的不足500辆增长到2017年的77.7万辆,财政部预计,今年新能源推广数量达到150万辆,连续三年领跑全球。
即便如此,宋秋玲明确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展基础还很不牢,与全球先进水平仍然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随着产业规模增长扩大,对外开放,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开始显现,整个产业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还主要存在三大风险,四个不足。”
三大风险
三大风险:主要体现在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以及资源环境制约风险。
首先,在总量上:整车和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风险加大;结构上,高端产能不足和低端产能过剩并存,产业出现盲目扩张,投资过热苗头,一些低水平企业采取低质低价竞争方式扰乱市场,影响了产业发展整体水平。
二是,市场竞争风险:新能源汽车发展要面临传统燃油车和国外新能源汽车两方面的市场竞争。“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与国际上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也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整车可靠性、操控性、品牌美誉度等方面明显不足。随着汽车领域扩大开放,企业需要增强危机意识,加快缩小差距,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三是,资源环境制约的风险: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加,全球的金属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我国金属锂、钴等主要动力电池资源缺乏,资源稳定供应和价格稳定挑战较大,这导致了一些企业利润大幅缩水。同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用电清洁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四个不足
四个不足:技术创新不足,市场机制不足、基础设施不足、监督监管不足
首先,在技术领域:动力电池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一些关键零部件仍受制于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全面落后,同时产品质量也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二是,市场机制不足:“长期执行补贴政策,使我们不少企业患上了政策的依赖症。我们可以从我们销量的结构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企业和产品是卡在补贴的最低的那一条线上。这些都导致我们企业创新激励不足,对市场重视不够,不能紧跟消费者需求,研发生产高端产品。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承接补贴政策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宋秋玲表示。
三是,基础设施不足:近几年我国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截止2017年底充电桩总量达44万多个,车桩比低于4:1。
“总量听起来不小,但实际上结构很不合理。仍然存在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接口不统一,利用率不高,安全性低等问题。充电总体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充电难的总体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宋秋玲说。
四是,我们监督监管不足: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以及车辆电池的逐步老化,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风险增大,市场上存在一致性差,可靠性不高的产品,同时地方保护仍层出不穷。
五点建议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进入百万级,由起步期也进入了发展期,财政补贴政策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产业高质量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下一步中央财政将按照国务院统一的动态调整机制。一方面继续提高补贴技术门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因此,财政部将落实补贴退坡方案,加快转变支持的方式,同时参照美国,德国等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经验,完善相关的补贴政策措施。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产业的布局指导、规范行业的准入,高起点高水平有序建设新能源汽车的项目,我们现在大多数省份都有不同的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和产品引入,但要防止新上不具备产业基础,缺乏关键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的项目,严防结构性的过剩。
二是,进一步完善技术研发的组织方式,除原始创新外,技术创新应真正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研发资源加快向有能力的企业聚集,加快培育有创新优势,有竞争优势的国际性企业。
三是,加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全产业链的监管系统,强化电池一致性的抽检,倒逼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一致性,安全性提升,提高整车的质量水平。
四是,加快市场机制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的加快实施,积分政策也应该突出扶优扶强的导向,让大家清楚,积分获得也是很不容易的。
五是,充电设施的建设,鼓励各地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杠杆作用,调动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充电设施领域的积极性,推动充电设施标准检测和认证,加快实现互联互通。
编辑:编辑部
来源:《电源工业》杂志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刘宝生:电池成 “新时代血液”,深度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在IBIE 2025主论坛致辞中表示,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创新,电池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赋能千行百业、驱动低碳转型、实践智能制造的“新时代血液”。
-
李圣甫: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义的深度剖析
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必须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好,增强我们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
林毅夫: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
2025年4月28日晚,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发院名誉院长、南南学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的著作《解读中国经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民族复兴之路》更新再版之际,北大国发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及北大出版社联合主办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39期暨北大博雅讲坛第656期活动,林毅夫教授应邀做主题演讲。
-
欧阳明高:5年后看好这4项技术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演讲时,点名这四项在未来5年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
焦点访谈丨能源转型 提质焕“新”
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这一新能源供用电新模式的规则框架,旨在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确保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和可持续供应,对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风光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在为能源转型提质焕“新”提供绿色动能,共同引领我们迈向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
-
华为侯金龙: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发表了“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题演讲。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