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波:新能源汽车崛起 从核心技术突破开始
2018-04-21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导读:“中兴事件”的启示表明,中国制造最大的诟病即在对核心技术的掌控上。在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如火如荼的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想真正崛起应从以“三电”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突破开始。
导读:“中兴事件”的启示表明,中国制造最大的诟病即在对核心技术的掌控上。在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如火如荼的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想真正崛起应从以“三电”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突破开始。
近日,中兴通讯遭美国禁运制裁事件备受关注。
当地时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网站公告,7年内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出口任何技术、产品。公告称,中兴通讯违反了2017年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和解协议。美国政府指控中兴通讯违反美对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
中兴通讯事件再次暴露出中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软肋。可以预见的是,如若核心元器件不能及时到位,中兴将面临巨大危机。与此同时,业界、学界乃至全社会亦有担心,在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兴通讯是否只是开始?
回答不容乐观。

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在日前召开的“新时代新租赁——金融租赁十周年高峰论坛”上坦言:“我国是一个对石油高度依存的国家,而且运输的生命线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像美国制裁中兴一样,将来有一天中国的石油生意也受到制裁,那么中国的经济命脉可能也将面临巨大的危险。”
文一波认为,“中兴事件”的启示表明,中国制造最大的诟病即在对核心技术的掌控上。在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如火如荼的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想真正崛起应从以“三电”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突破开始。
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不管承认与否,中国确实已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中国是目前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文一波指出,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而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
“但是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间有些产能还是比较落后,高污染、高能耗、缺乏竞争力的产业依然存在。”文一波说,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必然要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重要抓手。
当前我们有很多领域的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一些领域甚至超过其他所有国家之和,工业增加值是美、日、德、印之和。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有足够宽度的“蓝海”,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抓手,加快实现我国制造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
当前还是一个快速变化与革新的时代。我们必须面对和适应网络化技术、区块链技术、5G网络技术带来的变化和冲击。作为有着二十多年环境和新能源从业经验的领军人物,文一波一向以前瞻的眼光和谋略著称。他坦言在新时代的宏观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最应该做的,是找寻一片足够大的“蓝海”,用新工具、新思维创造一个新行业。
新能源汽车的召唤与痛点
中兴的遭遇一度令文一波联想到了中国的新能源产业。
他指出,当前我国的能源战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软肋。首先,我国富煤、贫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和危害人类健康。其次,至2020年中国的汽车耗油量占石油消费将超过57%。第三,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70%,尤其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越发被动,难以为继。在这种形势下,改变能源结构,推动以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代替传统燃油车是必然选择。
目前中国汽车产能差不多占了全球接近一半。但是,中国的汽车基本上是一个代工的状况,核心技术基本上没有通过市场,核心部件如高端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仍依赖欧美日。而且大多高端的车型也只在国外生产,我国只生产了一些中低端车型。鉴于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弯道超车”这个路径是可以行得通的。一方面电动汽车采用了全新的技术,中国和国外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最核心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正发展迅猛,其他如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也正在形成。最核心的硬件部分在过去的三四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锂电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而且技术水平跟国外已经逐步接近。锂电池的安全性、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续航里程和使用的便捷程度等方面中国也已经都在快速解决。事实上,我国已是世界上新能源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无论是产业链完整度,还是产业规模都处在全球领先地位。
当然,新能源产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弃风、弃光。“一些地方弃风弃光的比例已经超过50%,一方面我们发了很多清洁能源的电,另外一方面这些电我们却不能使用,因为消纳能力不足、外送能力有限、时空分布不均。”等,因此文一波谈到,大力发展储能和智慧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的同时,可进一步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痛点。而且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来会带动分布式储能发展,对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会有良好推动。

文一波强调,尽管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朗,但其核心“三电”技术的突破才是重中之重。“中兴事件”也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唯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成功。
桑德的新能源技术实践与生态布局
文一波谈到,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核心思想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侧重鼓励高新技术发展,大家都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新能源汽车产业,更要求定制化、柔性化、物联网。中国其实在制造业领域有足够雄厚的基础,2025无论是从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制备方面都有机会做出突破,做出根本性的转变。桑德也正在向质量、创造和品牌方向努力。中国需要在技术、模式方面做出变革的实干企业来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
得益于相关政策的利好,以及桑德技术研发与生态型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桑德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逐步成为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一波指出,依托强大的资金实力与先进的研发能力,桑德以新能源汽车核心的“三电”为重点方向,不断投入和积淀研发技术,不断促进产品迭代创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前不久桑德携手长安汽车协同开发汽车产品,并由桑德独家提供大三电等关键零部件,以保障定制车关于续航里程等要求。“可以说,桑德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提供大小三电的新能源汽车配件厂商之一。”
中国真正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或者变道超车,一定要改变像过去传统汽车在发动机和变速箱落后的面貌,一定要在“三电”领域取得突破,因此桑德在核心三电方面做了广深的布局。“我们正在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做一个生态链,包括锂电池平台、数据平台、多能源系统等。电池生态链平台包括前驱体、正极材料、电芯生产、电池封装、电池管理(BMS)、电池回收、电池梯次利用、废电池再生等。数据平台包括电池云平台、易泊充平台、智慧能源平台等。任何物理环节都能产生数据,这些数据反过来又会对我们的产品提升带来一定的支持。”文一波说。在这一趋势下,桑德走向了全平台的发展阶段,打造了桑德新能源生态链体系。
他介绍,桑德新能源业务以电池(桑顿新能源)为核心,协同电池管理系统(优旦科技)、电驱动系统(意谱电动)、车联网智能监控平台(智慧云行)、泊车充电(桑德无线)、储能(桑德智慧能源)、电池回收及材料再生(鸿捷回收),并携手桑德新环卫、66微货等,构成一个开放融合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循环图。
与此同时,桑德积极创新能源产业上下游合作模式,让运营成本更可控。文一波介绍,今年初桑德牵手长安汽车、六六顺集团,一改传统汽车研发生产及销售模式,由运营商结合市场需求向车企上下游发起定制新能源汽车。

文一波强调,尽管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日渐明朗,但其核心“三电”技术的突破才是重中之重。“中兴事件”也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唯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成功。
桑德的新能源技术实践与生态布局
文一波谈到,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核心思想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侧重鼓励高新技术发展,大家都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新能源汽车产业,更要求定制化、柔性化、物联网。中国其实在制造业领域有足够雄厚的基础,2025无论是从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制备方面都有机会做出突破,做出根本性的转变。桑德也正在向质量、创造和品牌方向努力。中国需要在技术、模式方面做出变革的实干企业来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
得益于相关政策的利好,以及桑德技术研发与生态型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桑德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逐步成为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一波指出,依托强大的资金实力与先进的研发能力,桑德以新能源汽车核心的“三电”为重点方向,不断投入和积淀研发技术,不断促进产品迭代创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前不久桑德携手长安汽车协同开发汽车产品,并由桑德独家提供大三电等关键零部件,以保障定制车关于续航里程等要求。“可以说,桑德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提供大小三电的新能源汽车配件厂商之一。”
中国真正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或者变道超车,一定要改变像过去传统汽车在发动机和变速箱落后的面貌,一定要在“三电”领域取得突破,因此桑德在核心三电方面做了广深的布局。“我们正在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做一个生态链,包括锂电池平台、数据平台、多能源系统等。电池生态链平台包括前驱体、正极材料、电芯生产、电池封装、电池管理(BMS)、电池回收、电池梯次利用、废电池再生等。数据平台包括电池云平台、易泊充平台、智慧能源平台等。任何物理环节都能产生数据,这些数据反过来又会对我们的产品提升带来一定的支持。”文一波说。在这一趋势下,桑德走向了全平台的发展阶段,打造了桑德新能源生态链体系。
他介绍,桑德新能源业务以电池(桑顿新能源)为核心,协同电池管理系统(优旦科技)、电驱动系统(意谱电动)、车联网智能监控平台(智慧云行)、泊车充电(桑德无线)、储能(桑德智慧能源)、电池回收及材料再生(鸿捷回收),并携手桑德新环卫、66微货等,构成一个开放融合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循环图。
与此同时,桑德积极创新能源产业上下游合作模式,让运营成本更可控。文一波介绍,今年初桑德牵手长安汽车、六六顺集团,一改传统汽车研发生产及销售模式,由运营商结合市场需求向车企上下游发起定制新能源汽车。
来源:连线新能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刘宝生:电池成 “新时代血液”,深度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在IBIE 2025主论坛致辞中表示,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创新,电池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赋能千行百业、驱动低碳转型、实践智能制造的“新时代血液”。
-
李圣甫: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义的深度剖析
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必须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好,增强我们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
林毅夫: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
2025年4月28日晚,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发院名誉院长、南南学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的著作《解读中国经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民族复兴之路》更新再版之际,北大国发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及北大出版社联合主办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39期暨北大博雅讲坛第656期活动,林毅夫教授应邀做主题演讲。
-
欧阳明高:5年后看好这4项技术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演讲时,点名这四项在未来5年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
焦点访谈丨能源转型 提质焕“新”
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这一新能源供用电新模式的规则框架,旨在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确保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和可持续供应,对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风光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在为能源转型提质焕“新”提供绿色动能,共同引领我们迈向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
-
华为侯金龙: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发表了“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题演讲。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