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行业从暴利转为微利 专家建议企业调整战略
2018-01-1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图为“独具匠芯·智创未来”新能源行业峰会暨2018新形势下动力电池发展方向研讨会现场

图为“独具匠芯·智创未来”新能源行业峰会暨2018新形势下动力电池发展方向研讨会现场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配套量超370亿瓦时,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应用市场。但是,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16日在南京以“跌宕起伏”来形容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2017年,指出行业竞争的残酷态势开始显露,逐渐从暴利产业转变为微利行业。
刘彦龙是在“独具匠芯·智创未来”新能源行业峰会暨2018新形势下动力电池发展方向研讨会中作以上表述。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主办,聚集了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上游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
行业竞争加剧:市场蛋糕变大 分蛋糕的企业变少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研究室总监方凯正在研讨会上说,2017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配套量超370亿瓦时,同比增长超三成。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50%,三元材料电池占43%。
市场蛋糕在变大,竞争却愈加激烈。
“我国再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应用市场。但是,2017年对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来说,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刘彦龙说,补贴退坡和新补贴政策的发布,击碎了政策的温床,动力电池产业进入市场转型期,行业竞争的残酷态势开始显露。一方面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攀升,提高了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加速企业间的淘汰;另一方面降成本成为大势所趋,降价压力逐级向上游传导,动力电池逐渐从暴利产业转变为微利行业。
“随着国家政策的深度调整,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刘彦龙指出,2017年前5家企业配套量超223亿瓦时,占六成以上;前20家企业配套量超320亿瓦时,占比87%。行业内的一线企业通过技术优势逐渐蚕食市场份额,而二三线企业的低端产能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方凯正的分析也佐证了这一趋势:在配套企业数量方面,相比2016年的150家,2017年的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不到100家。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企业数量,比2016年减少一半。
未来,竞争或将更为残酷。
刘彦龙分析,2018年补贴将进一步退坡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新的政策形势下,对系统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的现实需求,使新能源整车厂对动力电池企业技术升级的要求变得更加迫切。
方凯正也提及,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和性能已有明显提升。智能制造正在夯实基础。成本下降进步明显。
以研讨会承办方塔菲尔新能源科技当日发布的新产品为例,其针对乘用车、特种车市场的135Ah的三元方形铝壳电芯能量密度达215Wh/kg,循环寿命3000次;针对储能和特种车市场的磷酸铁锂115Ah电芯,循环寿命可达10000次。
刘彦龙认为,从现在的行业格局可以推断出,未来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都是要将大部分的产能集中于少数几家大企业。对于其他产能占比较为分散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残酷。
企业战略亟待调整:从产能扩张转到提质增效
摆在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既有市场不断扩大的利好,也有竞争更趋激烈的挑战。发展重点是什么,手段又是什么?这些问题都亟待解答。
动力电池往高能量密度发展的趋势似乎不可逆转。有专家对此感到担忧。
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表示,最近,能量密度被过多强调。实际上,安全性、长寿命和低成本才是未来没有补贴的情况下需要解决的问题。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超50%,但动力电池配套量增长没有跟上。未来三年预计也会是这样。技术的提高应是全面的,不能只追求能量指标。
汽车行业资深专家林逸认为,整车和电池企业第一要考虑的问题是安全。但从市场来看,最大的问题是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前景好,然而发展的路上仍有很多困难。
刘彦龙为企业“支招”:无论是和上下游企业进行各类资源整合,还是同大企业重组,或是进入其他更细分市场,从现在开始,一些动力电池企业应该开始有所考虑和谋划。
塔菲尔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在全产业链展开深度合作,包括原材料开发、性能验证、供应管理、电芯研发、电池模组、电动车储能的成品应用、电池梯次利用以及废旧电池安全回收、原料再利用等。
刘彦龙最后强调,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外企业的全方位竞争。企业要积极主动转变发展方式:要从产能扩张转到提质增效上来,走差异化、高端化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电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刘宝生:电池成 “新时代血液”,深度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在IBIE 2025主论坛致辞中表示,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创新,电池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赋能千行百业、驱动低碳转型、实践智能制造的“新时代血液”。
-
李圣甫: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义的深度剖析
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必须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好,增强我们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
林毅夫: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
2025年4月28日晚,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发院名誉院长、南南学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的著作《解读中国经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民族复兴之路》更新再版之际,北大国发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及北大出版社联合主办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39期暨北大博雅讲坛第656期活动,林毅夫教授应邀做主题演讲。
-
欧阳明高:5年后看好这4项技术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演讲时,点名这四项在未来5年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
焦点访谈丨能源转型 提质焕“新”
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这一新能源供用电新模式的规则框架,旨在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确保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和可持续供应,对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风光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在为能源转型提质焕“新”提供绿色动能,共同引领我们迈向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
-
华为侯金龙: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发表了“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题演讲。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