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锭明:加快互联网和能源的深度融合
2017-11-1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近些年,生态环境拉低了人民的幸福感,是人民关注的焦点。而能源改革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未来能源应如何发展?《中国信息界》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锭明。
近些年,生态环境拉低了人民的幸福感,是人民关注的焦点。而能源改革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未来能源应如何发展?《中国信息界》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锭明。

徐锭明表示,谈未来能源发展,就必须全面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找到能源发展的真正目标。徐锭明说“谈能源,我们不能只盯着能源看,要从全局出发,从十九大要求的两个阶段的目标出发”。
十九大要求的目标是“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而要生态环境好转,能源生态要先好转起来”,徐锭明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十九大之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新时代的新起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需求’到‘美好生活’,人民的要求更高了,因此,我们能源的发展目标也要提高。那么,未来我国能源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应是建设生态能源体系,促进生态文明。这样才能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但是,目前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与十九大要求的目标还有距离,徐锭明表示,新时代的新阶段,“矛盾转变了,目标提前了,要求更高了,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也应进一步调整”。对于能源未来的发展,他总结成四句话“提效控碳调结构,清洁绿色再循环,能源智慧成一网,生态能源世代传。”同时,他还强调,“能源强则中国强,能源美则中国美,能源安则中国安”。
未来,如何发展能源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徐锭明表示,要先找准能源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他告诉《中国信息界》记者,能源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化石能源的发展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能源生产与能源运输与使用,能源总量控制和控制碳排放,可再生能源不同品种之间;能源发展和能源科技,能源革命与能源人才,传统能源产业与信息化发展等;能源发展的不充分表现在:智慧能源发展不充分,能源智能技术装备不充分,储能产业发展不充分,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充分,无碳能源发展不充分等。
如何解决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徐锭明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科技含量”很高,从回顾5年来的天宫、天眼、蛟龙、墨子号、悟空、大飞机等科技成就,到提出发展颠覆性技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都体现了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解决能源发展主要矛盾也应从科技角度入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能源的深度融合。
最后,徐锭明表示,能源发展要遵循十九大理念,加深能源革命,建设能源互联网,让能源发展更平衡、更充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编辑:《电源工业》杂志
来源:马红丽/记者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刘宝生:电池成 “新时代血液”,深度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在IBIE 2025主论坛致辞中表示,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创新,电池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赋能千行百业、驱动低碳转型、实践智能制造的“新时代血液”。
-
李圣甫: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义的深度剖析
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必须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好,增强我们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
林毅夫: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
2025年4月28日晚,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发院名誉院长、南南学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的著作《解读中国经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民族复兴之路》更新再版之际,北大国发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及北大出版社联合主办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39期暨北大博雅讲坛第656期活动,林毅夫教授应邀做主题演讲。
-
欧阳明高:5年后看好这4项技术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演讲时,点名这四项在未来5年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
焦点访谈丨能源转型 提质焕“新”
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这一新能源供用电新模式的规则框架,旨在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确保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和可持续供应,对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风光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在为能源转型提质焕“新”提供绿色动能,共同引领我们迈向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
-
华为侯金龙: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发表了“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题演讲。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