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不能把电动汽车看作孤岛
2017-06-2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人类的汽车工业正面临着一百多年来最为深刻的一场变革。现如今主要国家、主要汽车企业对电动汽车如此之关注,并非由于传统能源已经枯竭,而是因为电动汽车有强大的趋势性,能与未来的社会进步、社会发展更好地衔接。
人类的汽车工业正面临着一百多年来最为深刻的一场变革。现如今主要国家、主要汽车企业对电动汽车如此之关注,并非由于传统能源已经枯竭,而是因为电动汽车有强大的趋势性,能与未来的社会进步、社会发展更好地衔接。

目前业界聚焦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为保障电动汽车的良好行驶性而努力,但这些努力只是一场序幕。之后更加精彩的大戏是电动汽车以其自身的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促成的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分享经济的有机融合。因此,为了实现未来美好的前景,我们不能把电动汽车看作孤岛,必须把电动汽车放到未来出行的场景中来考虑它的定位和发展。
与汽车技术变革直接相关的是城市交通出行生态的变化。智能化、共享化将改变原有的出行生态:交通工具不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提供多样化服务的载体;垂直一体化的汽车产业链将会被打破,众多行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进入将构成扁平、网状的出行生态。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成熟,汽车共享智能出行服务将不断提升交通效率和人们出行的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电动汽车是一个应用范围极广,市场规模极大的高技术、高价值耗能产品。它能吸纳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和装备的范围之广,数量之巨大,是其他任何产业都难以相比的,这就使电动汽车成为拉动经济技术系统性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电动汽车是支柱型引领性产品,是众多产业融合创新的核心载体和平台,正在引发着诸多产业的系统性变化。
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之快已超过众人预期。从国家的角度看,建议及早对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以及5G通讯、协同发展做出统一规划,超前部署,抓紧启动,引导企业的技术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电动汽车+互联网+交通”分阶段地获取提高交通效能、降低物流成本、保障交通安全的社会效益。
此外,实现未来出行的精彩变革仅靠汽车企业或者某个部门、某个产业是做不到的,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跨部门、跨产业、跨学科的沟通、研讨,形成共识,需要突破壁垒,协同创新。因此,在汽车产业已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智能制造等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紧密关联、彼此影响的大背景下,跨界合作将成为新常态,融合创新将成为未来!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刘宝生:电池成 “新时代血液”,深度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在IBIE 2025主论坛致辞中表示,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创新,电池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赋能千行百业、驱动低碳转型、实践智能制造的“新时代血液”。
-
李圣甫: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义的深度剖析
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必须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好,增强我们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
林毅夫: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
2025年4月28日晚,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发院名誉院长、南南学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的著作《解读中国经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民族复兴之路》更新再版之际,北大国发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及北大出版社联合主办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39期暨北大博雅讲坛第656期活动,林毅夫教授应邀做主题演讲。
-
欧阳明高:5年后看好这4项技术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演讲时,点名这四项在未来5年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
焦点访谈丨能源转型 提质焕“新”
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这一新能源供用电新模式的规则框架,旨在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确保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和可持续供应,对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风光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在为能源转型提质焕“新”提供绿色动能,共同引领我们迈向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
-
华为侯金龙: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发表了“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题演讲。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