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成:标准规范化才能带动市场发展
2017-05-1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研究员王斯成就如何判断光伏电站的质量、分布式光伏发困境、平价上网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研究员王斯成就如何判断光伏电站的质量、分布式光伏发困境、平价上网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一直是近期行业讨论的热点,相比地面大型电站,分布式光伏的商业模式更加灵活,虽然被寄予厚望,但实际发展水平却远低于预期。除了缺乏屋顶资源和银行信贷支持外,有关分布式光伏的安全问题也是一大难点。王斯成表示,分布式光伏目前国家还缺乏相应的标准,企业不能只重视量不重视质,期待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做一些更扎实的工作,把检测数据更多地公开,让行业和市场更加重视质量。
判断电站品质需要数据监测
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大概是25-30年,使用年限过后,组件功率略有衰减,不会完全报废,仍可发电。但在分布式光伏开始大规模发展的两三年期间,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包括组件热斑、电器短路、火灾、电站实地功率不如预期等。
光伏电站的质量问题包括部件质量和工程质量不合格两方面。国际上普遍认为,部件在电站真正运行当中出问题占到50%以上,除了逆变器和组件外,汇流箱、接线盒都是质量问题的重灾区。而在评估光伏发电系统质量主要标准就是电站能效比PR值,即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的比值。

王斯成指出,“唯一判断质量好坏最客观、最直观的参数就是PR值。而无论是电站部件自身的问题,还是其他系统问题,都可以通过质量控制考核和测量。 而电站的具体质量还是应该以实测数为准,设备损失、衰减、运行时间,PR等都需要要实际测量的校准数据。而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可以保证数据的公正性,是衡量电站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
标准规范化才能带动市场发展
为消化过剩产能、促进国内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推出了“金太阳示范工程”。 但由于规定补贴在建设端,而不注重后期的发电,在金太阳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延期、质量低劣等社会传闻不断,在光伏业内,“金太阳”几乎成了一个负面形象的代名词。在“金太阳”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政府相继出台了新规,采用“事后电量补贴”等措施,在大力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规避骗补等现象,光伏产业的发展更趋于规范化。在分布式光伏发展日趋壮大之时,如何避免重复地面电站曾走过的弯路,让分布式光伏快速地成熟起来,提升质量,是目前整个行业面临的难题。
分布式光伏与地面电站不同,安装方式更复杂,要与建筑结合,适应各类屋顶,安全方面的要求也高于地面电站。从区域来看,分布式多集中在湿热地区,对组件品质也有更高的要求。此外,分布式目前还欠缺相关标准,包括IEC也没有实际可行的标准,还需要要解决商业模式、交易风险等问题。
王斯成认为,“分布式领跑者计划不单纯是一个产业引导,还可以解决商业模式、交易方式的问题。只有把标准规范化,才能带动市场的发展。”
2020年光伏发电全面“平价上网”
2016年,在国家和各个地方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的扶持下,整个光伏行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特别是分布式光伏发展步伐加快,组件成本在不断下降,据相关部门预测,按照现在这种价格下降趋势,可能在2020年就可以看到光伏平价上网的曙光。
王斯成表示,“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将光伏度电成本直降20%-30%,2020年光伏发电达到全面‘平价上网’完全可能。光伏发电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和降价潜力,到2020年平均光伏电价下降到0.6元/kWh,2025年下降到0.4元/kWh,是完全可能的。”
他指出,现阶段出现的弃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并网消纳难,而是火电与可再生能源争夺市场。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火电的退出机制,给火电找出路。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受到电网送出、消纳等很多制约,但是分布式没有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转向建立一些分布式的示范园区,扩大分布式的比例。
编辑:《电源工业》杂志
来源:中国电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刘宝生:电池成 “新时代血液”,深度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在IBIE 2025主论坛致辞中表示,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创新,电池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赋能千行百业、驱动低碳转型、实践智能制造的“新时代血液”。
-
李圣甫: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义的深度剖析
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而且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必须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好,增强我们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
林毅夫: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
2025年4月28日晚,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发院名誉院长、南南学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的著作《解读中国经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民族复兴之路》更新再版之际,北大国发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及北大出版社联合主办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39期暨北大博雅讲坛第656期活动,林毅夫教授应邀做主题演讲。
-
欧阳明高:5年后看好这4项技术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演讲时,点名这四项在未来5年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
焦点访谈丨能源转型 提质焕“新”
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这一新能源供用电新模式的规则框架,旨在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确保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和可持续供应,对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风光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在为能源转型提质焕“新”提供绿色动能,共同引领我们迈向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
-
华为侯金龙: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上,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发表了“积极推进构网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题演讲。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