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夜游怎么做?用景观照明抓住游客的心!
2018-09-1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9月3日,为期三天的2018国际景观照明论坛在上海召开,驴妈妈智慧旅游集团助理总裁林章林博士受邀参会,发表了题为《景观照明,丰富上海都市旅游》的主题演讲,本文就此进行整理。
9月3日,为期三天的2018国际景观照明论坛在上海召开,驴妈妈智慧旅游集团助理总裁林章林博士受邀参会,发表了题为《景观照明,丰富上海都市旅游》的主题演讲,本文就此进行整理。

自古以来,华灯初上、良辰美景比白天更让人倾心。夜晚的黑,就像一张神秘的网,包裹着每一个游人的心。不管是一星半点的矫情,还是暗潮涌动的兴奋,都在夜里不安分,而这“不安分”因子则是城市夜间旅游的最佳切入口。
一、从空间解决方案到时间解决方案
1、夜间灯光为目的地打造独特旅游吸引力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在白天的活动受到社会性身份和角色的约束,更希望在夜晚的休闲过程中释放压力,社会面孔被暂时搁置一边,自我的情绪情感更需要一个表达和宣泄的出口。
抓住游客的心理动因,把握白天8小时以外的夜间市场,开发夜游产品能够让更多游客在目的地享受夜晚旅游的乐趣,营造多维度旅游体验空间,同时还能延长旅游时间、刺激旅游消费,创造更多让游客留宿目的地的机会,可见夜间旅游比白天旅游的含金量更高。
各地夜幕下的独特文化体验备受游客青睐,广州的夜游珠江、杭州的西湖夜泛、绍兴的夜游沈园、三亚千古情、重庆的嘉陵江游船、成都的宽窄巷子夜市、上海的外滩霓虹……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绚烂的夜生活在光影交错中为游客拉开帷幕,渲染繁华都市,也点亮诗意小镇。
2、夜间灯光景观体现城市开放度和活跃度
灯火通明,一直是繁荣、热闹的象征。在很多社会科学研究中,也是通过世界地图的灯光数据,来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因为灯光密度高的地方不仅意味着这些地方公共灯光设施发达,也意味着人们有充足的时间、金钱和便利条件进行娱乐活动和夜生活。夜间旅游的出现既是游客需求的变化,也是当地居民休闲生活的需要,是城市夜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力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丰富夜间旅游产品是解决“留客难”的关键,既能拉长游客驻留时间,也可以打破旅游的空间寂静,不仅可以优化文化与旅游产业结构,还能快速形成新的消费经济增长点。
二、夜景灯光的多重效应
1、夜景灯光用温暖映照人文
夜晚很多人都已熟睡的时候,城市里还有很多默默工作的人,比如环卫工人,曾经一则公益广告就传递了为环卫工人留一盏爱心灯的温暖理念。其实,城市公共照明正是为夜行的人,夜间工作的人提供服务的设施,每一盏灯,都是一个城市的温度。

2、从亮化到美化再到IP化的夜景灯光
灯光原本只是亮化功能,如今延展出了更多的功能,不仅通过美化成为了城市美丽工程的一部分,很多地方也通过IP化的灯光来讲述故事。因此,路灯也不仅仅是夜行人的另一双眼睛,更是点亮了城市的夜景,是一个城市对外形象的重要符号。从亮化到美化到IP化,这也是现代城市对于灯光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来源:云景云
上一篇:共举效应:智慧城市的未来
相关信息
MORE >>-
电保智慧用电解决方案:加油站如何实现无人化智能用电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智慧用电带来的好处。为了能够让加油站实现无人化智能管理,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如何应用智慧用电解决方案来达到这一目标。
-
摩擦发电让雨滴变身“储能电站”
实时监测这些指标需要电力驱动,然而田间地头常常难以铺设管线,此外,电池续航能力有限和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为解决此问题,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智能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队(IBE)的平建峰研究员等提出,可以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
-
华润电力与易事特集团共同探索智慧能源新未来
5月12日,华润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端平,副总经理冯琢络,储能业务专家彭驭风、唐国力一行莅临易事特集团考察交流,易事特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何思模教授,董事长何佳,总裁陈硕,智慧能源BG副总经理马超群,战略市场部部长唐霖,智慧能源BG副部长马强参与接待并座谈交流。
-
能源局查“家底” !风电“圈而不建”项目或被废止
日前,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文要求各地在10月底前梳理完成“十二五”以来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信息,拟对不满足要求的风电项目及时予以废止,对已核准未开工的风电项目要求业主承诺开工建设时间节点。
-
以色列人发明颠覆性发动机,超乎想象!
一种全新的动力形式诞生,不同于现存任何结构。关键是这种动力形式轻便、高效、环保而且还便宜。最重要的是,续航里程达到了飞跃的突破!
-
未来五年国内将建逾300座微电网工程
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年本低碳部分)(以下简称《目录》),旨在促进我国控制温室气体行动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