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标准有哪些?满足等保2.0三级要求有哪些?
2022-12-0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RightScale2021 云状态报告》中指出92%的大型企业采用混合云战略。Gartner 也在一份报告中称未来 90% 中大型企业将利用混合云架构管理基础设施。
1.动力系统监控
动力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全部电源设备,如柴油发电机组、配电柜、UPS、直流电源系统等。
供配电:监测一级、二级交流配电柜的主回路和各分回路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监视各级开关的开关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记录和报警处理。
UPS:在UPS供应商提供UPS通讯协议的情况下,可以监测协议提供的所有参数和状态,在无通讯协议的情况下,可增加其它辅助设备(如电量仪等)来测得。参数包括输入输出电压、电流、频率、功率、蓄电池组的电压、后备时间、温度等;状态包括整流器、逆变器、电池、旁路、负载等部件的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记录和报警处理。
2.环境系统监控
环境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空调设备(精密空调或舒适性空调)、泄漏(漏水或漏油)监控、温湿度监控等。
精密空调:根据精密空调供应商提供的通讯协议,实时监测精密空调的回风温度、回风湿度、冷冻水进出温度、流量、冷却水进出温度及冷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工作电流等参数;监测工作状态包括压缩机状态、风机状态、加热器状态、抽湿器状态(水冷式空调还可监测到冷却水塔的补水池液面状态、冷却水塔风扇状态、冷却水阀门状态等)等各种工作状态;显示和记录各种参数变化曲线,并对各种报警状态进行实时的记录和报警处理。控制空调的启停、调节温度和湿度。
泄漏检测:通过采集测漏主机的报警信号监测漏水(油)感应线上任何点的漏水(油)情况和漏水(油)故障情况,以及报警信息处理和报警复位。对于定位测漏主机的监测,还可在画面上精确显示漏水(油)的位置(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通信电源人)。
温湿度:通过采集温湿度传感器所监测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以直观的画面实时记录和显示机房各区域的温湿度数据及变化曲线,以及越界报警信息处理。
新风机:监测新风机的工作状态以及启停控制和报警信息记录和处理。
3.监控系统
保安系统监控包括机房的门禁系统、CCTV图像监控系统及其它防盗系统,可直接融入大楼的保安系统。
门禁系统:通过门禁控制器提供的协议或门禁管制软件监测门的开关状态,刷卡开门的时间、门区及卡号,记录和显示进出门统计资料以及报警信息处理。控制门的开关、门禁系统与CCTV系统联动对进出机房的人员进行自动录像等。
图像监控系统:KH2000-V6.0的图像监控系统超越硬盘录像技术,采用视频组态的概念,将各通道的图像以控件组态的方式随意插入某个界面,对于大型的监控系统而言,以电子地图的方式来集中管理各个场地的数据和图像的界面,十分方便。
动力环境监控和闭路监控合二为一,因而可以随意实现动力环境与图像的联动控制,一旦有异常事件发生,监控系统自动弹出现场图像画面,即时录像并作报警提示和处理。
红外探头监测:通过采集红外探头的报警信号实时监测红外布防状态,当有人入侵,监视系统以直观的画面显示报警信息并作报警通知,采取控制措施如联动摄像机,启动录像等。
4.系统结构要求
1、为方便使用,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应基于TCP/IP,网络功能强大,需要完全实现机房的集中监控。管理人员可通过内网、外网进行监控或管理;使用IE浏览时应无需安装任何软件。
2、系统整体设计需采用分布式结构,以提高系统整体工作效率,并为将来的维护和扩展提供便利。
3、系统软、硬件均需采用模块化结构,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并为将来的维护和扩展提供便利。
4、各子系统之间相对独立;某一子系统出现问题时只需更换相应模块,无需停止系统运行,对其它子系统不产生任何影响。
5.系统性能要求
1、监控服务器通过国家3C认证,高稳定性、具备本地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以保证机房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网络出现问题时不受影响。
2、系统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将来的系统需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方便维护和扩展,并保证某一机房设备出现故障时其它机房不受影响。
3、系统需支持RS232、RS485、RS422、TCP/IP、SNMP、OPC、DDE、MODBUS、ASCII、LONKWORKS、BACNET、C-BUS等各种标准化协议和接口,以用于快速方便的将各监控对象集成到系统中。
4、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所有操作人员按其工作性质分配不同的权限,并有完善的密码管理功能,有效的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5、在排除硬件及监控设备本身的故障时,系统的误报率要求小于0.1%。
6、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各监控模块故障、传感器故障以及各智能设备与监控系统之间、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一旦发现通讯故障(包括系统本身的硬件故障),系统能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息。
6.系统功能要求
1、平台软件:需要全中文界面,必须支持中文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支持MySQL标准数据库。
2、支持在同一平台上将动力环境、门禁、视频整体集成,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可管理性、易用性、安全性。
3、系统界面:参数实时动态显示,界面完全汉化,支持电子地图;支持树形结构、场地布局,设备照片或图片直接显示屏幕上,场景逼真,鼠标控制,操作简单,可根据现场情况随意定制主界面和各个子系统的界面。SERVER、CLIENT及IE均采用模块结构,当用到何种设备时,才装载此设备所需的模块,未用到的模块不用装载。
4、权限管理:系统需支持10级或以上的权限级别,并可根据用户的不同自由组合权限,整体过程支持由用户自定义完成;具有用户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具有登录后自动注销功能,注销等待时间可由用户自由设置。
5、报警管理:需具备短消息报警、电话报警等多种方式;可根据级别设定报警方式;报警发生时系统界面可自动跟踪;特殊报警可人工屏蔽;报警具有详细的检索查询器及报表生成工具;具有确认过程,可录入处理意见和结果;具有精确定位能力。系统具有单独的报警设备页面,在正常时候,报警设备页面不显示,在报警时候能够展示所有报警的设备,让用户清晰快速发现问题所在。
6、联动功能:支持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动,联动内容可自定义,过程无需编程,采用策略组态模式,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由更改逻辑关系。
7、在线扩容:系统可在不停止监控系统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监控对象的增加和监控点的增加,避免出现升级时的监控盲点。
8、系统日志:包括用户操作日志、系统运行状态日志、报警日志、值班日志等。所有日志可以根据查询条件即时生成报表,并可打印输出。
9、系统所有的数据应可以保存一年以上(不含视频监控图像数据)。
10、扩展性:系统支持客户根据未来管理需求升级扩展为DCIM系统平台,提高机房可用性,并提供成熟的DCIM系统界面。
11、稳定性:在中国机房产品市场占有率中机房环境监控都排名前三名,并提供原厂盖章的国内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机房用户的调查报告。
12、服务性:网上有具有ICP备案的专门售后服务平台,且有效运行超过一年以上,可网上在线进行故障申报、流程跟踪和专家24小时应答等功能。
7.监控平台软件
支持在同一平台上将动力环境、门禁、视频整体集成,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可管理性、易用性、安全性;
呈现全中文界面,图形化设计功能。界面的结构、层次应清晰明了,能够实时直观地显示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
系统应能够监控到相关设备的实时参数,并能实时通过曲线趋势图进行显示;
系统的报警级别按重要性设为1-10级,级别越高的报警,表示重要性和危害性越大。系统应具有并行处理报警的能力,对报警事件按优先级的高低进行处理,关通过改变颜色进行识别。
可以根据报警事件的报警级别提供不同的报警方式,每次报警均对应着一对报警短信(报警和恢复),当一个报警状态解除时(解除条件可以自定义),系统可自动发送相应的恢复短信,以便机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相关动态系统日志应至少包括用户操作日志、系统运行状态日志、报警日志、值班日志等。所有日志可以根据查询条件即时生成报表,并可打印输出。
8.弱电防雷与接地系统
大楼中信息系统弱电系统众多,还有交流和直流电源系统,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防雷地、工作交流地(N线)、静电地、屏敝地、直流地、绝缘地、安全保护地等,为了各接地装置之间不能经土壤击穿和避免相互干扰,防雷接地与其它接地装置在土壤中需隔开较大的距离(如20m),由于城市中大楼的接地装置受到接地装置场地的限制,无法实现上述距离间隔,因此按照现行的国家相关防雷标准,应将上述接地实现共用接地系统。在电子设备有特殊要求时,应采用瞬态接地技术。
明确地讲,所说的共用接地系统是将防雷地、工作交流地(N线)、静电地、屏敝地、直流地、绝缘地、安全保护地等做在一个接地装置上(通常是大楼基础地),接地电阻值取其中的最低值。完全的共地系统不仅采用公共的接地装置,而且采用公共的接地系统,共地使电子设备无法受到地电位反击。
从大楼接地点引入两根BVJ32到各机房内。在各机房安装等电位汇流排,形成等电位接地体。要求阻值≤1Ω。并且在机房内离墙0.8米设置一圈40×4铜排,组成均压环。将机房内的各种接地(如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都接到等电位均压环上(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通信电源人)。
8.1.弱电井设备接地
弱电井设备接地主要是指弱电设备的接地,主要措施是设备部分通过其供电插座内的PE线直接接地,机柜部分引出接地线到弱电接地干线上,各弱电井配置接地端子箱。
8.2.重要终端设备接地
重要终端设备主要指计算机终端设备、弱电主机等设备,其接地主要通过供电插座的PE线接地就近连接到相应的连接端子上接入机房的接地网,防雷部分由相应的设备避雷器实现。
8.3.弱电系统接地体
大多数建筑物采用联合接地系统,采用共地不共线原则,其弱电系统接地体就是大楼的基础接地体,根据实际,方案中设计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市电保护接地,弱电系统接地与建筑物的等电位体相接。逻辑地网与大楼方提供的独立单独接地极连接。
9、B级标准看如何建设符合等保2.0三级要求
《RightScale2021 云状态报告》中指出92%的大型企业采用混合云战略。Gartner 也在一份报告中称未来 90% 中大型企业将利用混合云架构管理基础设施。
多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落地,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云计算技术来帮助自己快速完成业务数字化转型,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进而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基于降低技术开发和运维成本、享受随时随地的即时服务等原因,选择将自己的业务部署在云端;
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数据主权和安全隐私方面的考虑,会选择在自己内部数据中心环境中搭建自己的专有云平台;对于公共云和专有云都有需求的企业用户会选择搭建混合云架构。
搭建混合云架构时必然面临机房建设问题,我们从《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B级标准看如何建设符合等保2.0三级要求的机房。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B级机房标准要求如下:
机房位置选择:
距离停车场的距离 | 不宜小于10米 |
距离铁路或高速公路的距离 | 不宜小于100米 |
距离飞机场 | 不宜小于1600米 |
距离化学工厂中的危险区域、垃圾填埋场 | 不应小于400米 |
距离军火库 | 不应小于1600米 |
距离核电站的危险区域 | 不应小于1600米 |
有可能发生洪水的地区 | 不应设置机房 |
地震断层附近或有滑坡危险区域 | 不应设置机房 |
高犯罪率的地区 | 不宜设置机房 |
环境目标:
主机房温度(开机时) | 23℃±1℃ |
主机房相对湿度(开机时) | 45%~ 55% |
主机房温度(停机时) | 5℃~35℃ |
主机房相对湿度(停机时) | 40%~ 70% |
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开、停机时) | <5℃/h |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开机时) | 18~28°C、35~75% |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停机时) | 5~35°C、20~80% |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 | 15~25°C |
含尘浓度(静态下测试) | 每升空气中大于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
建筑与结构:
主机房活荷载标准值(kN/m2) | 8~10 |
主机房吊挂荷载(kN/m2) | |
不间断电源系统室活荷载标准值(kN/m2) | 8~10 |
电池室活荷载标准值(kN/m2) | 16 |
钢瓶间活荷载标准值(kN/m2) | 8 |
主机房外墙设采光窗 | 不宜设置窗户 |
防静电活动地板高度 | 不宜小于400mm |
防静电活动地板高度 | 不宜小于250mm |
屋面的防水等级 | Ⅰ |
主机房和辅助区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 应 |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设置空调降温系统 | 宜 |
主机房保持正压 | 应 |
机房专用空调 | N+1冗余 主机房中每个区域冗余X台 |
主机房设置采暖散热器 | 不宜 |
电气技术:
供电电源 | 双重电源供电、其中一回路应为专用线路,两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
变压器 | M(1+1)冗余 (M=1、2、3······) |
后备柴油发电机系统 | N供电电源不能满足要求时 |
后备柴油发电机的基本容量 | 应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空调和置冷设备的基本容量、应急照明和消防等涉及生命安全的负荷容量 |
柴油发电机燃料存储量 | 24小时 |
带有维修旁路的自动转换开关 | 市电故障时自动转换到柴油发电机 |
不间断电源系统配置(更多知识,请关注公众号:通信电源人) | N+X冗余 (X=1~N) |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备用时间 | 15min 柴油发电机作为后备电源时 |
空调系统配电 | 双路电源,末端切换。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
稳态电压波动范围(%) | ±3 |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 | ±0.5 |
输出电压波形失真度(%) | ≤5 |
零地电压(V) | ﹤2 |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 | 0~10 |
不间断电源系统输入端THDI含量(%) | ﹤15 |
承担信息业务的传输介质 | 光缆或六类及以上对绞电缆采用3:1冗余 |
主机房信息点配置 | 不少于8个信息点,其中冗余信息点为总信息点的1/4 |
支持区信息点配置 | 不少于4个信息点 |
采用实时智能管理系统 | 可 |
公用电信配线网络接口 | 2个 |
空气质量 | 含尘浓度 |
空气质量 | 温度、相对湿度、压差 |
漏水检测报警 | 装设漏水感应器 |
强制排水设备 | 设备的运行状态 |
集中空调和新风系统、动力系统 | 设备的运行状态、滤网压差 |
机房专用空调 | 状态参数:开关、制冷、加热、加湿 报警参数: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故障、压缩机压力、加湿器水位、风量 |
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 | 开关状态、电流、电压、有功功率、功率因数、谐波含量 |
不间断电源系统 | 输入和输出功率、电压、频率、电流、功率因数、负荷率;电池输入电压、电流、容量;同步/不同步状态、不间断电源系统/旁路供电状态、市电故障、不间断电源系统故障 |
电池 | 监控每一组蓄电池的电压、阻抗和故障 |
柴油发电机系统 | 油箱(罐)油位、柴油机转速、输出功率、频率、电压、功率因数 |
主机集中控制和管理 | 采用KVM切换系统 |
发电机房、变配电室、不间断电源系统室、动力站房(更多知识,请关注公众号:通信电源人) |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视频监控 |
监控中心 |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视频监控 |
主机房出入口 | 出入控制(识读设备采用读卡器)、视频监控 |
主机房内 | 视频监视 |
建筑物周围和停车场 | 视频监视 |
给水、排水:
与主机房无关的给排水管道穿越主机房 | 不应 |
主机房地面设置排水系统 | 应 |
消 防:
主机房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 宜 |
主机房、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电池室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 |
采用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 | 宜 |
等保2.0三级机房建设具体要求如下:
物理位置选择 |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 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 地下室,否则应加强防水和防潮措施 | |
物理访问控制 | 机房出入口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 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
防偷窃和防破坏 |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 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安全处 | |
应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或 设置有专人值守的视频监控系统 | |
防雷击 | 应将各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 通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 |
应采取措施防止感应雷,例如 设置防雷保安器或过压保护装置等 | |
防火 |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 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 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 |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 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隔离防火措施 | |
防水和防潮 |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 屋顶和墙壁渗透 |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 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 |
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 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 |
防静电 | 应采用防静电地板或地面并 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
应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的产生, 例如采用静电消除器、佩戴防静电手环等 | |
温湿度控制 | 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 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
电力供应 |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 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
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 至少满足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 |
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 电力电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更多知识,请关注公众号:通信电源人) | |
电磁防护 | a)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 避免互相干扰。 |
b)应对关键设备实施电磁屏障。 |
从等保2.0三级的机房建设要求来看,机房B级标准符合等保2.0三级对机房的要求。(电源人)
参考文件:
· 国准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 国准GB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1)工信部与电源协会联合“中电源云学苑”高精尖工程师学习平台,全国通用证书并终身有效。
(2)有讲课经验的专家、老师、工程师、讲师,欢迎加入云学苑,共同受益
http://www.cpsa.org.cn/default.ashx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工业》编辑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模块化,最大程度提升数据中心效能的UPS方案
台达创立于1971年,为全球提供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近年,台达已逐步从关键元器件制造商迈入整体节能解决方案提供者,深耕“电源及元器件”、“交通”、“自动化"与“基础设施"四大事业范畴。
-
备电+储能,UPS与锂电池在数据中心的新模式
台达创立于1971年,为全球提供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近年,台达已逐步从关键元器件制造商迈入整体节能解决方案提供者,深耕“电源及元器件”、“交通”、“自动化"与“基础设施"四大事业范畴。
-
捷益达电子——数据中心16柜双排方案
捷益达双排方案为客户成功建设了一套高效、稳定的数据中心系统,满足了客户对数据中心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
如何计算数据中心算力与算效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后期安全营运,提前规划好智算中心的算力、算效以及研究相关政策,是很关键的一步。
-
北京首个大规模存储数据中心完成转型升级!可用智能算力1000P
由北京科信盛彩云计算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科信云数据中心完成转型升级,腾退存储机柜约1000架,上架智算服务器近200台,可提供约1000P的算力服务,成为全市首个大规模存储数据中心转型智算中心的成功案例。
-
国家数据局: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算力总规模超过146万标准机架
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