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看好2019年数据中心IDC板块?
2018-12-2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华南工作站采集】 国内数据中心IDC板块:需求增长明确(预计未来三年CAGR30%+)、供给逐渐改善(政策强调低能耗和效率),企业收入增长可望超预期、盈利能力提升。数据中心是全球成熟产业,兼具资源性(区位优势和重资产)和技术性(管理能力和效率)特点,海外通常使用EV/EBITDA作为主要估值方法。未来伴随A股市场国际化过程,相关公司有望迎来重估,估值逻辑从PE法向海外通行的EV/EBITDA法切换。
【华南工作站采集】 国内数据中心IDC板块:需求增长明确(预计未来三年CAGR30%+)、供给逐渐改善(政策强调低能耗和效率),企业收入增长可望超预期、盈利能力提升。数据中心是全球成熟产业,兼具资源性(区位优势和重资产)和技术性(管理能力和效率)特点,海外通常使用EV/EBITDA作为主要估值方法。未来伴随A股市场国际化过程,相关公司有望迎来重估,估值逻辑从PE法向海外通行的EV/EBITDA法切换。
l 需求强劲:数据中心IDC受益于“数据量”增长,保守预计未来三年CAGR超30%。
国内IDC市场受益于视频、5G、云计算和AI需求的提升。2017年中国IDC市场规模近950亿元(过去三年CAGR 约40%),增速显著高于全球(17%)。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未来三年CAGR约30%)。
1)数据量:预计全球数据量将从16ZB(2016)成长至160ZB(2025)以上,中国增速超全球。
2)数据流量:21vianet预计2021年中国月均数据流量可达42.4EB(CAGR约30%),为2016年4倍,增速远高于美国(24%)、日本(29%)、德国(26%)等。
3)数据中心需求持续受益于云计算,预计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CAGR约 42%(2017~2020),高于全球(26%)和美国市场(23%)水平。
l 供给改善:国内IDC竞争格局开始改善,能耗和效率是政策推手。
根据《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版),北京市全市禁止新建和扩建PUE值1.4以上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心城区全面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对比2015年版要求PUE1.5以下,且没有明确限制中心城区)。一线地区对于数据中心的能耗和效率限制逐渐增加,国内IDC供给状况开始改善。未来,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和IDC行业的兼并收购或将同步展开。竞争格局看,电信、联通、移动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第三方IDC公司逐渐崛起。
l 盈利增长:国内IDC企业收入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1)营收端:IDC产业有望持续受益于云计算、5G、AI等新技术周期带来的数据量指数级增长,同时云计算有望推动本土IDC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头部IDC厂商将长期受益于市场成长性、集中度提升的双重逻辑,行业营收CAGR有望维持30%以上,优势公司收入CAGR或超40%;
2)盈利端:本土IDC厂商长期亦有望受益于宽松流动性带来的融资成本、环境改善(当前长期借贷成本约7%)、规模效应带来的PUE能耗降低(当前国内行业平均2.2)、一线城市资源稀缺性溢价,以及供需改善带来的出租率提升等,EBITDA Margin有望逐步向全球市场50%的平均值靠拢。
l 估值方法切换:
海外投资人通常采用EV/EBITDA法对数据中心资产估值,还原折旧前的利润成长,较PE估值法更合理。IDC属于典型重资产业务,企业营收增长主要依赖于IDC资源持续扩充以及资源运营效率持续改善。当前海外市场主要基于EV/EBITDA法对IDC资产进行估值。
目前美股市场IDC公司EV/EBITDA(2018)在16~22X之间,例如Equinix(全球最大零售型IDC)、DLR(全球最大批发型IDC)EV/EBITDA(2018)分别为20X、19X,EBITDA CAGR(2018~2020)为13%、12%。
随着本土机构对IDC产业属性认识度加深,A股IDC资产估值方式有望由当前的PE法向EV/EBITDA法切换。若估值逻辑发生切换,参考美股市场可比公司,并综合考虑中美融资成本差异等因素,我们判断国内优势IDC企业估值还有30-50%的上行空间。
l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国内云计算市场发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持续加剧风险;产业监管政策持续收紧风险。
l 投资策略:
在当前宽松流动性环境中,国内IDC资产兼具业绩高确定性、成长性、估值方法切换可能,有望成为2019年市场配置首选方向之一。(文丨许英博/陈俊云/顾海波)
编辑:编辑部
来源:《电源工业》杂志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模块化,最大程度提升数据中心效能的UPS方案
台达创立于1971年,为全球提供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近年,台达已逐步从关键元器件制造商迈入整体节能解决方案提供者,深耕“电源及元器件”、“交通”、“自动化"与“基础设施"四大事业范畴。
-
备电+储能,UPS与锂电池在数据中心的新模式
台达创立于1971年,为全球提供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近年,台达已逐步从关键元器件制造商迈入整体节能解决方案提供者,深耕“电源及元器件”、“交通”、“自动化"与“基础设施"四大事业范畴。
-
捷益达电子——数据中心16柜双排方案
捷益达双排方案为客户成功建设了一套高效、稳定的数据中心系统,满足了客户对数据中心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
如何计算数据中心算力与算效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后期安全营运,提前规划好智算中心的算力、算效以及研究相关政策,是很关键的一步。
-
北京首个大规模存储数据中心完成转型升级!可用智能算力1000P
由北京科信盛彩云计算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科信云数据中心完成转型升级,腾退存储机柜约1000架,上架智算服务器近200台,可提供约1000P的算力服务,成为全市首个大规模存储数据中心转型智算中心的成功案例。
-
国家数据局: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算力总规模超过146万标准机架
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