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
2025-08-2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近日,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提供了最新教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改革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
近日,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提供了最新教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改革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来展开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坚定不移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的讲话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来展开。要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有效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2024年7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要深入研究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有效措施,稳步增加城乡群众收入。要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民生政策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2025年4月30日,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2023年4月21日,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2024年3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基础上推进的,具备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要运用好已有的改革成果和重要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力抓好改革任务的组织实施。
——2024年8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前期重点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重点在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巩固和深化这些年来我们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019年9月9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十三五”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继续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盯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2020年11月2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下一篇: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相关信息
MORE >>-
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浮。奋进新征程,要把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本领去掌握,作为一种责任去担当,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念、不断增强求真务实的本领,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
密切联系群众 紧紧依靠群众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
-
袁家军:突出效益导向 精准服务企业 更好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8月13日下午,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前往两江新区,深入企业调研经济运行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拼经济促发展,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效精准服务企业、持续提升经营效益,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易安华:“国将不保,何以家为?”
“不灭倭寇,誓不生还。国将不保,何以家为?吾妻存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厅内,陈列着一位壮烈为国捐躯的将军遗像,他就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集团军87师259旅旅长易安华。在他一生的最后一役——南京保卫战开始前,留下了这封“告妻儿书”。
-
持续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就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新征程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持续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良好家风,做优良家风的建设者和引领者,把家庭打造成砥砺品行的“磨刀石”、抵御贪腐的“防火墙”。
-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千年文韵和现代经济如何和谐共生?答案呼之欲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