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
2023-05-1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辩证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这是人民领袖的为民初心。
长江浩荡,黄河奔腾,一部中华文明史,蘸着这江河水写就。
“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我们共产党人做事就是要为了全人类、为了子孙后代”……多次现场考察,多次主持座谈,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思虑长远。
江河沿岸发生着令人感慨的变化:以前摩拳擦掌地搞开发、搞建设;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生态保护方面我无论是鼓励推动,还是批评制止,都不是为一时一事,而是着眼于大生态、大环境,着眼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思考和嘱咐,成为全党全国领悟和践行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的重要遵循。
生态问题,考验大历史观。
“我们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从自然生态到政治生态,从发展观到政绩观,锚定的是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一以贯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
既要只争朝夕,又要擘画长远,这是一个大党大国领袖的历史自觉。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怎么发展,总书记的话振聋发聩:“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急就章、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要树立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就在这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2021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听完林场工人周义哲代表讲述的砍树变护林经历,总书记笑着说:“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
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是对绿色发展之路的深邃思考。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总书记在广东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
正因为追求经得起实践、经得起人民、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发展,总书记2017年全国两会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为拿出“光明磊落”数字的党员干部撑腰。会场掌声如雷。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辩证处理好“显绩”和“潜绩”的关系,这是人民领袖的为民初心。
盲目发展冲动要牢牢摁住。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上,总书记叮嘱:“新班子起来了,一定要注意啊,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要把这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都压下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
“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总书记对“显”与“潜”的辩证关系,作出透彻分析。
这同样是习近平同志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知。福建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领导制定的《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成为全国经济特区中率先编制的一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是中国地方政府率先编制的一个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当时,研究发展战略是一项费心费力却难见成效的事,但在习近平同志看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领导者,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一个百年大党的历史担当。(来源:人民日报)
市场部电话:010-63531554 13021232082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上一篇:他,又捐了100万!
相关信息
MORE >>-
感悟“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系列谈一刻不停 持续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作风从严,抓住作风建设重点,锲而不舍纠治“四风”,重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年接着一年抓,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
如何理解“党性就是最大的德”,总书记这样说
“党性就是最大的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性问题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在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深化“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作风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都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阿斯塔纳宣言
中国-中亚机制成员国元首认同本地区战略意义和在平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声明将继续巩固六国友好关系、深化政治互信、拓展经济合作。
-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电源行业协会组织科技部、装备部等专家到志成冠军集团进行考察调研行业走访活动
5月29日,电源行业协会组织科技部、装备部等专家走进广东志成冠军集团进行了考察调研活动。
-
“紧日子”与“好日子”(思想纵横)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前不久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
人民日报三连评:基层干部,如何应对“既要又要还要”苦衷
很多基层干部不怕急难险重,怕的是时间精力在无谓的事务中空耗;
不怕各方要求高,怕的是拍脑袋决策、不了解现实情况瞎指挥;
不怕职责范围内的“烫手山芋”,怕的是甩锅推活带来的额外压力。近日,“人民日报评论”连续三天推出文章,对“既要又要还要”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内容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