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何要提出“两个结合”?
2023-05-1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对“两个结合”进行了具体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殷墟遗址时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为了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需要对原来的“一个结合”同“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命题,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对“两个结合”进行了具体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殷墟遗址时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为了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需要对原来的“一个结合”同“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提出时,已蕴含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
原来的“一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广义上说,“中国具体实际”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时,很重要的一点,他正是从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提出的。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1944年7月14日,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详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斯坦因问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至上”还是“共产党至上”?毛泽东指出,“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必须把这些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显然,在毛泽东看来,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为指导来批判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涵。同时,从毛泽东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爱中华民族的文化历来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开始,就蕴含着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统一起来的宝贵思想。
● 为什么要提出“第二个结合”
虽然广义上的“中国具体实际”可以理解为主要包括“中国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部分,但在实践中往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解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忽视了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必要把包含于“中国具体实际”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立出来。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已经把“历史文化传统”从中国“具体实际”中独立出来。他指出,“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提出“第二个结合”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随着不断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必将日益受到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便是马克思主义在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充分显示,在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点有所不同。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而且,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日益深入,必然更多涉及思想文化层面。因此,“两个结合”在新时代的提出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的新认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逐步递进、由浅入深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个结合”之间既是一种并列关系,也是一种递进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结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问题。其中,“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基础和前提,并为“第二个结合”提供实践指向;“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深化和细化,并通过以文化人的作用推动“第一个结合”。只有把“两个结合”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使马克思主义从“外在”变成“内在”,从“化中国”变成“中国化时代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来源:“上观新闻”,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教授)
北京电源行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北京电源行业多元化调解中心
知产公共服务电源协会工作站
北京市版权局电源行业版权工作站
电话:010-83520995
电源知产网:http://ip.bpsa.org.cn/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下一篇: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相关信息
MORE >>-
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届凉水河论坛成功举办
10月21日,一场围绕“党建聚力 助推发展”的思想碰撞在凉水河畔激荡。由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主办的第二届凉水河论坛,聚焦非公企业党建,搭建交流对话平台,推出理论研究成果,展示实践工作成效,邀请党建专家、非公企业代表、各级党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共同探寻以“红色引擎”助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
引领未来,中国做对了什么
每逢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科学把握历史方位与形势变化,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指引中国人民战胜无数风险挑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旨在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
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写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
历史,正在书写新的篇章。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
《沉默的荣耀》为什么打动观众?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近期正在热播,该剧以真实人物和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再现了解放战争最后的关键时刻,暗流汹涌的台湾岛上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坚决把“两个维护”落到实处
核心领航定向,阔步伟大征程。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担起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坚持核心掌舵、思想领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系统展示了核心掌舵、思想领航所形成的磅礴伟力,必将有力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众志成城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