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2023-04-1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内陈列着一副烈士遗联:“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是著名烈士赖怀恺亲笔所书,这副遗联在馆内正式陈列展出,并被列为馆藏珍贵文物。
赖怀恺烈士遗联(袁亦张 摄)
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内陈列着一副烈士遗联:“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斑驳破皱的宣纸上,这十二个字遒劲有力。这副遗联为江西宜春铜鼓早期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工人运动的领导人、秋收起义牺牲的著名烈士赖怀恺亲笔所书,赖怀恺烈士的亲属把它藏在自家的墙壁夹缝里,才得以保存下来,后由其儿子赖经先找到,上交组织。1980年,铜鼓革命烈士纪念馆建成开放,这副遗联在馆内正式陈列展出,并被列为馆藏珍贵文物。
“我的大爷爷赖怀恺当时是中共铜鼓县委组织委员、工会委员长……”赖怀恺后代赖红霞深情地讲述他的英勇故事。1927年8月中旬,中共铜鼓县委获悉未赶上南昌起义的浏阳工农义勇队正向铜鼓转移,于是派赖怀恺担负前往迎接的重任。但是,在途经宜丰县城时赖怀恺不幸被捕……次年2月22日,赖怀恺被加以“领导纸工暴动,勾引逆军,扰乱桑梓”等罪名,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江西南昌德胜门外。
赖怀恺,出生于1891年,铜鼓西向人。他13岁时便被迫随父母到铜鼓县城谋生,学徒期满后到“恺记”店从事刻字工作。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赖怀恺这位受尽封建势力欺压、苦大仇深的贫苦手工业者,依稀看到了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1925年夏,共产党员陈葆元、樊任民回铜鼓发展党员、建立组织,不久便将赖怀恺发展为中共党员。10月,为了便于进一步与社会上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各界民众接触,陈葆元与赖怀恺合资在柳林街开办了一个裱画店,并引申“共产”二字的含义,取店名为“公有号”。12月,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准备,宜春境内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铜鼓支部在“公有号”秘密正式成立。当时,支部共有5名党员,赖怀恺担任组织委员。
1926年2月,由于纸业工人是铜鼓工人阶级的主体,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工人阶级,以形成强大的革命势力,中共铜鼓支部首先建立了铜鼓县第一个工会,也是宜春境内第一个工会组织——县城纸工会,赖怀恺出任纸工会会长。在赖怀恺以全部精力投身铜鼓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农运动期间,由于忙于党务、工运,他常无暇回家,也无钱供家,他的家境极度贫寒。同年春,赖怀恺在“公有号”书写了一副言简意深、豁达内涵的对联:“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以此自勉,也以此微妙而公开地激励工农革命分子坚定革命信心。
赖怀恺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在他被捕不久后,浏阳工农义勇队进驻铜鼓,中共铜鼓县委紧密配合,为毛泽东到铜鼓领导发动秋收起义作出了杰出贡献。(来源:宜春日报)
北京电源行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北京电源行业多元化调解中心
知产公共服务电源协会工作站
北京市版权局电源行业版权工作站
电话:010-83520995
电源知产网:http://ip.bpsa.org.cn/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全文)
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一次修订 2024年2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
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综述
站上新的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昂首阔步、一往无前!
-
八项规定何以深刻改变中国?
中央八项规定刚出台时,曾有人担心会不会是“一阵风”。十一年过去了。如今,中央八项规定依然有着强大威慑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和党的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知识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我们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供学习参考。
-
深化主题教育必须用好“一线工作法”
主动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倾听民声、关注民生,聚焦促发展的“具体问题”、惠民生的“关键小事”、保稳定的“急难险重”精准施策,才能更好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