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2023-02-0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严,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鲜明特点,也是党员干部自我修养的重要要求。
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严,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鲜明特点,也是党员干部自我修养的重要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于律己、严管所辖、严负其责,在守纪律讲规矩、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等方面为全党同志立标杆、作表率。”这向全党全社会释放了强烈的信号——保持严的基调不动摇。
“他律”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自律”。我们党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勇于探索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党员、干部也要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严出纪律、严出作风、严出战斗力。
严于律己,要内化于心。“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检身若不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修己以安人”是一个重要命题,有着数不清的经典案例;百年党史中,注重自我修养,养成崇高政治品格的光辉榜样更是数不胜数。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具备这样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要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查找、改正自身的不足。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柴生芳恪守自定的上班开门办公、公车里不能有“土特产”、爱人“收别人东西就离婚”的“铁规矩”,被称赞为用生命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好干部。“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几十年如一日,住的是年代已久的老楼,用的是非常简单的家具,过着俭朴的生活,他说,“我活着一天,就要为党和人民工作一天,到死的时候也都要符合党的标准和要求”。
严于律己,要外见于行。不能做的事坚决不做是底线,应该做的事一往无前、做到最好才是担当。甘于挂“免战牌”、做“太平官”,不见担当底气和斗争锐气,这样的党员干部与时代气质格格不入,与事业要求相去甚远,与人民期盼严重不符。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这样的工作作风和状态,才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有的自我要求。
焦裕禄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一年多时间里跑了兰考县120多个大队,探寻治理“三害”的方法,即便身患重病,也要“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廖俊波干的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但他任劳任怨、永不懈怠,“能去现场就不在会场”,搞调研,摸底子、找路子,干部群众都说,“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大变样”。
严于律己,从根本上说要磨砺党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重要的是党性,这是党员的根与魂。党性强,则作风正、纪律严。当前,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的理解认识,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把“总开关”拧紧了,才不会放松要求、放纵自己。
“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严于律己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人人朝乾夕惕,人人奋勇争先,我们的事业必将蒸蒸日上。(来源:人民日报)
(1)加入中电源云学苑,自助学习,获得全国通用证书并终身有效。感谢转发分享
http://www.cpsa.org.cn/default.ashx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上一篇:"中国”之称从何而来?
相关信息
MORE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全文)
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一次修订 2024年2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
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综述
站上新的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昂首阔步、一往无前!
-
八项规定何以深刻改变中国?
中央八项规定刚出台时,曾有人担心会不会是“一阵风”。十一年过去了。如今,中央八项规定依然有着强大威慑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和党的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知识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我们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梳理,供学习参考。
-
深化主题教育必须用好“一线工作法”
主动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倾听民声、关注民生,聚焦促发展的“具体问题”、惠民生的“关键小事”、保稳定的“急难险重”精准施策,才能更好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