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活-中国电源产业网-新能源与电源官方网站

“清明祭英烈  奋斗砺初心”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党支部党员清明节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感悟感言

2025-04-1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些话语在清明时节更加引发我们对英烈的缅怀与追思。

“清明祭英烈  奋斗砺初心”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党支部党员清明节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感悟感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些话语在清明时节更加引发我们对英烈的缅怀与追思。

按照协会党支部党建工作安排,在2025年清明节前后,支部组织党员在中华英烈网——庚续·2025·清明祭英烈栏目中,开展了主题党日“云祭扫”活动。大家通过视频再一次学习了英雄人物的事迹,学习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用向先烈献烛献花、签名寄语、书写感悟感言等方式寄托哀思,表达崇高敬意。

这次祭奠英烈主题党日活动,同志们怀着敬仰、缅怀、庄重的心情积极参加,在“云祭扫”活动被革命烈士英勇无畏、舍生忘死、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所感动,纷纷书写感悟感言,“寄托哀思、缅怀英烈、传承精神、铭记历史”。

通过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大家表示,先烈们的精神如明灯照亮前路,我们要传承他们留下的红色精神,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红色动能,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协会党支部将部分党员书写的感悟感言刊登在党建宣传栏上,供大家学习。

英雄不朽,浩气长存

——清明节祭奠革命先烈杨靖宇

共产党员  曾慎安

按照协会党支部4月3日《“清明祭英烈 奋斗砺初心”主题党日活动通知》精神,我在清明期间,重点祭奠追思了抗日英雄杨靖宇。

清明时节,燕赵大地,春风拂过,漫山遍野的杏花、桃花相继盛开。在这个祭英烈、远追思的日子里,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中华英烈网“庚续”页面上,完成了“观看宣传片、敬献花篮、祭奠英烈”三项祭奠活动,缅怀了抗日英雄杨靖宇。今年恰好是杨靖宇诞辰120周年。

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1940年2月23日),原姓马,名尚德,又名顺清,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今属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为了革命事业,他隐姓埋名,投身到抗击日寇的最前线。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难的相持阶段,杨靖宇率领着东北抗日联军,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极端严寒,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在茫茫林海雪原中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杨靖宇被敌人重重包围,在断粮多日的情况下,以树皮、棉絮充饥,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顽强坚守着最后的阵地。不幸在1940年2月23日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没有一粒粮食。

image.png

通过在手机上观看宣传片、敬献花篮、祭奠英烈,我仿佛看见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与日寇顽强战斗的英勇身影,又仿佛看到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不被帝国主义列强欺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

杨靖宇同志展现出的爱国精神、顽强意志和奉献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他的英勇事迹将激励着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清明“云祭扫”活动感想

共产党员  张欣

2025年清明节,在这个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里,北京电源行业协会党支部组织我们参加了中华英烈网的“云祭扫”活动,虽然没有前往实地陵园,但通过网络平台,我同样深切地感受到了英烈们的伟大与崇高。

“云祭扫”通过数字化形式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具象化呈现,如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的壮举被重新唤醒于屏幕前,使年轻一代更直观地理解“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我们需以行动传承这份担当。这种线上祭奠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种精神的接力,激发人们对民族复兴的责任感。

image.png

通过这次“云祭扫”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功臣,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作为广大劳动者中的一员,在未来的工作中要精益求精,让每个平凡日子都成为对英雄最好的告慰,用奋斗书写无愧于先烈的答卷。


英雄不朽  浩气长存

——清明时节祭奠狼牙山五壮士

共产党员  夏世高

按照党支部组织清明节祭英烈主题党日活动方案要求,我通过中华英烈网"云祭扫",怀着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观看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深切感受到英雄们的忠诚、勇气、牺牲宝贵的品质。

1941年秋,河北易县狼牙山五位八路军战士,面对步步紧逼的日伪军,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纵身跃下悬崖。这一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图谱中最悲壮的图景之一。五壮士用行动证明当个体生命与民族尊严紧密相连时,生命的价值,获得了永恒的意义。人性中最宝贵的品质、勇气、忠诚、牺牲的精神,熠熠生辉,他们以最壮烈的方式,捍卫了生命的尊严。

image.png

这种力量不因战争结束而失效,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在和平年代,它转化为困难时的坚韧不拔,面对诱惑时的初心不改。当我们为理想而坚持,为社会而奉献时,就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这种精神。

清明缅怀先烈们的时节,我们祭奠的不仅是烈士的英灵,更是一种不朽的精神传统,望着陡峭的悬崖,耳边仿佛又响起那气壮山河的口号声,五位勇士的身影已融入青山,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鲜活。祭奠英烈,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不忘初心,不忘使命的光芒,继续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    


清明“云祭扫”感想

共产党员 欧登草娃

在清明节通过中华英烈网参与“云祭扫”活动,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致以最深切的缅怀。隔着屏幕观看宣传片、敬献花篮、在线祭奠,我仿佛穿越时空,看见将军在白雪皑皑的林海雪原中,与敌人殊死搏斗的身影。

在敌军重重包围之下,他以树皮、棉絮充饥,五天五夜孤身与敌周旋,直至壮烈牺牲。他的遗体中竟无一粒粮食,唯有满腔忠诚和血染的信念。这样的牺牲精神令人动容,也更加让我明白,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image.png

“云祭扫”虽然没有线下仪式的庄严肃穆,却让缅怀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广泛。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也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担当。英烈虽逝,浩气长存,他们的精神将代代传承,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奋斗不息。


英雄不朽,浩气长存

——清明节祭奠革命先烈赵登禹

共产党员  侯立新

进入中华英烈网——庚续·2025·清明祭英烈,杨靖宇、赵尚志、左权、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名单,学习了解英雄人物事迹,学习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重点祭奠追思了抗日英雄赵登禹。

赵登禹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喜峰口战斗中,他率领部队击退日军,取得了“喜峰口大捷”,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1937年7月28日,在卢沟桥事变中,赵登禹率部与日军激战,最终壮烈殉国,年仅39岁。

image.png

为了纪念赵登禹的英勇事迹,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将崇元观南至太平桥的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北平通县古运河西岸一条大街被命名为“赵登禹大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确认赵登禹为抗日烈士。2009年,赵登禹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通过在手机上观看宣传片、向先烈敬献花篮、鞠躬、签名寄语等方式寄托哀思,表达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


清明祭先烈,吾辈当自强

--参加电源协会党支部清明“云祭扫”活动感想

共产党员  张凤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025年4月4日又一年的清明节,在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今天,北京电源行业协会党支部组织我们参加了中华英烈网的“云祭扫”活动,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具有环保、文明的特点。

在天地英雄气环节中,“八女投江”是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1938年的“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在转移过程中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8名女战士,分别是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当部队发现日军并向外冲时,冷云命令女战士卧倒,敌人未发现她们而向大部队逼近。冷云果断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大部队突出包围圈后,多次组织营救,但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8位女战士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为了缅怀他们的英雄事迹,建立了英雄群雕,邓妈妈亲笔题写了:“八女投江”四个大字。

image.png

我的内心被深深的震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那战火纷飞,敌强我弱的艰苦岁月,无数的英雄们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虽然没有前往实地陵园,但通过网络平台,同样深切地感受到了英烈们的伟大与崇高。我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把悲痛化作工作的动力,生活在和平年代,作为新时代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清明“云祭扫”活动感想

共产党员  罗会明

2025年清明节,在这个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里,北京电源行业协会党支部组织我们参加了中华英烈网的“云祭扫”活动,当哀思穿越虚拟与现实,我轻点鼠标,进入中华英烈网的云祭扫平台。屏幕那端,无数烈士的名字静静陈列,仿佛一座无形的纪念碑矗立在数字空间。这种新型祭奠方式让我陷入沉思: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安放对先烈的哀思?

云祭扫打破了时空的藩篱。不再受地域限制,无论身处何地,只需网络连接就能献上一束电子鲜花。这让我想起那些长眠异乡的烈士,他们的精神正通过这种现代方式回到故里。数字空间里,哀思如数据流般自由穿梭,让祭奠活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然而,虚拟祭奠最动人的是情感的绝对真实。当我阅读烈士事迹时,眼眶的湿润与心灵的震颤与亲临墓地无异。这种情感共鸣证明,纪念的本质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真诚。数字纪念碑前,我们依然能完成精神的传承与心灵的对话。

云祭扫更创造了集体记忆的新载体。来自天南地北的留言汇聚成河,共同编织着对英雄的怀念。这种跨越时空的集体仪式,让烈士精神在数字时代获得新生。当年轻人在评论区写下感悟时,红色基因便悄然延续。

虚拟祭扫不是传统的替代,而是情感的延伸。在这个清明,我深刻体会到:只要心怀敬意,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我们都能与先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数字时代的祭奠,正在书写着铭记历史的新篇章。通过网络平台,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先烈们的伟大与崇高。

image.png

“云祭扫”通过现代先进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具象化呈现,使年轻一代更直观地理解“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我们需以行动传承这份担当。这种线上祭奠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一种精神的接力,激发人们对民族复兴的责任感。

通过这次“云祭扫”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功臣,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作为广大劳动者中的一员,在未来的工作中要珍惜时光,精益求精,让每个平凡日子都成为对英雄最好的告慰,用奋斗书写无愧于先烈的答卷。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中国电源产业网官方在线QQ咨询:AM 9:00-PM 6:00
广告/企业宣传推广咨询:
活动/展会/项目合作咨询: 市场部
新闻/论文投稿/企业专访: 李先生
媒体合作/推广/友情链接: 市场部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

中国电源产业网照明设计师交流群:2223986、56251389

中国电源产业设计师QQ群:102869147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