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重逻辑,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
2023-02-2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概括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新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概括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新成果。从理论、历史、实践三重逻辑来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坚定理论自信,增强历史自觉和实践自觉,进而把握好和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逻辑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坚持人民至上,体现群众史观和历史规律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的群众主体观,以及从“广大群众”“行动起来的动机”中把握历史规律的方法,强调“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革命原则”,是站在人民立场、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坚持自信自立,体现辩证唯物论和内外因辩证分析方法。世界统一于物质,要求从实际出发,依靠自身力量。这既基于唯物论,也基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内外因辩证分析方法。
坚持守正创新,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守正创新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关系。守正,以真理与价值的原则性规定、方向性引领体现普遍性,创新的特殊性中包含守正的普遍性,并赋予普遍性以具体内容,拓展普遍性实现的形式与条件。要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普遍性之“正”,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特殊性之“新”。
坚持问题导向,体现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矛盾是普遍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否定理解,展示自身“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从人民呼声中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解决时代问题。
坚持系统观念,体现系统观和唯物辩证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这就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系统观点观察事物,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运行。
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世界历史观和人类解放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求解放的理论。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和交往的扩大推动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生产力高度发展、世界普遍交往及无产阶级国际联合是人类解放的条件。当今一体化的世界要求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与此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哲学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深受其滋养。坚持人民至上,体现“重民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坚持自信自立,体现“实事求是”的认识论、“自强不息”的精神观以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宇宙观;坚持守正创新,体现恪守正道、革故鼎新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文化传统;坚持问题导向,体现《论语》中对谈和讨论的问题意识、《老子》以反向和否定性思维提出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向等;坚持系统观念,体现相生相克的思维;坚持胸怀天下,体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协和万邦”等“天下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汲取中国哲学智慧,增强了文化自觉、民族认同。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性承继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化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比如,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之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又如,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独立自主是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立足点。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宣布“中国必须独立”“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邓小平说,“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这些都体现了坚持自信自立。再比如,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正是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我们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历史传承的内在必然性,并在传承和发展中展现了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历史自信、历史主动。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本质上反映实践新要求和时代新变化,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实践逻辑。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方案未能成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进程,先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卓有成效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党百年历史实践经验的哲学总结和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由过去片面、单一转向全面、丰富,由基本生存向高质量的美好生活跃迁。从问题导向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和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和整体性,必须从系统观念这一思想和工作方法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不断加速演进,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强烈,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反对有悖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精神的霸权霸道霸凌行径,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新时代伟大实践,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增强实践自觉,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源:上观新闻,作者徐海峰,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党支部工作职责及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学习问答,请大家学习。
-
两会将启,“中国之制”历久弥新
作为中国国家治理最重要的形制之一,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开启,也将为外界提供观察中国谋划内政外交、国计民生的重要窗口。
-
北京市生产制造业行业协会第一联合党委 组织党员群众观看红色电影《人民万岁》
北京市生产制造业行业协会第一联合党委于 2024 年 1 月 19 日下午在丰台区华谊兄弟影院组织所属社会组织党员 群众 90 余人观看红色电影《人民万岁》。
-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来了!
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
“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如何筑牢党群干群“连心桥”?
“一栋楼”办公、“一条龙”服务,在福建省首家地市级政务服务中心——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实现98.84%的事项“最多跑一趟”,84.31%的事项“一趟不用跑”
-
我们为什么要跟年轻人反复讲这段历史?
很多人不解,关于抗美援朝这段历史,近年来国家已经通过不同的载体向大众讲述了诸多,为什么还要反复呈现?此时此刻,国人徜徉在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中,千千万万的你我正在欢度国庆长假。但,我们须知这和平从何而来?这盛世又由谁织就?70多年转眼即逝,许多亲身经历战争的人早已不在人世,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志愿军”或许已经成为书中一个模糊的概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和熟知当年先辈为了祖国献出青春和生命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