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点】开展调查研究,既要“向下扎根”,也要“向上生长”
2023-04-2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党中央发文提出大兴调查研究,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正在各地火热展开。
党中央发文提出大兴调查研究,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正在各地火热展开。前不久,远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群众遇到一群独特的上海援藏干部。穿着黄色的外卖员服饰,拎着外卖和快递,他们走家串户,既有入户调研,了解当地居民对援藏工作的需要;也会走进商户,询问营商环境改善遇到的痛点。在一次次询问和了解中,这些来自千里之外的援藏干部对这块土地的了解不断加深,对今后的工作方向也更加明确。
大兴调查研究,正是要让更多的党员干部离开案牍、走出机关,到真正的一线去观察真实的民情民意。调查研究,首先是调查扎实,要把了解社会的触角向下延伸,充分认识到基层工作的真实状态、社会问题的真实情况。让政策符合实际,了解实际情况是前提。一块农田如何实现高产、一家小店如何实现盈利、几户家庭纠纷如何调解,这些看似微小的问题,都是很多政策从制定到落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如果缺乏对真实民意的深入了解和认知,全靠想法制定政策,单凭文件琢磨方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纸面花团锦簇,现实一团乱麻”。
现在,党员干部有许许多多获取信息的渠道。打开手机、点开朋友圈,各种信息就会汹涌而来。一屏在手,仿佛天下事都能尽收眼底,为啥还要深入基层?关键在于,很多事情不到现场就难以把握细节,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就难以同对方感同身受。因此,到基层察实情、真情,调查研究者心态很重要。有些人走马观花,把基层调研当拍照打卡,既没有同基层干部群众有深入交流,也没有对基层生活有深切感受,这样的调研状态恐怕很难真正有所收获。其实,扎实的调查研究并无固定“套路”,目前花样繁多的调研方式,创新的是形式,其内核是高度统一的——带着请基层工作人员、普通群众给自己当老师的心态去了解基层情况、找到问题症结,进而寻求破解之道。
调查研究,当然既要调查、更要研究。要立足了解的实际情况不断深化自身认识,从基层“金点子”“好办法”里提取智慧,提升自身认识水平。身入基层是基础,要想基层调查研究有所收获,还需要“脑入基层”“心入基层”,带着问题做调研,拿着经验做反思。“在机关里都是问题,到了基层都是办法”,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基层对于各种问题的解决之道,更要善于思考、归纳和总结,切实把基层的发现和收获用实、用好。
基层情况万千,不同的地方情况不一,因地制宜发现的解决之道更是千差万别。从一两处基层获取的信息,未必能照方抓药地适应其他地区,如果希望一两次调研中收获的“方法”能适应所有地方,难免削足适履、刻舟求剑。如何把调查获取的情况、材料转化为政策制定的智慧、改良环境的药方,着实需要很多思量。这正是需要“研究”之处。只有努力在纷繁的举措中找到基层智慧的“共通之处”,提取出符合科学方法论的方针准则,才能真正从中汲取基层智慧,有效提升治理水平。问题意识、系统观点、辩证思维等,都要扮演重要的角色。
说到底,调查研究,是一件对“脚力”“脑力”“能力”要求都很高的事。打个比方,这是“向下扎根”与“向上生长”并举——根系向下扎根汲取养分,是为调查;枝叶向上生长吸收阳光,是为研究。两者相辅相成,这棵大树才算是强壮屹立于大地之上。(来源:《解放日报》原标题为《既要“向下扎根”,也要“向上生长”》)
市场部电话:010-63531554 13021232082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支部委员会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党着力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
年终总结如何撰写?如何写出彩?
年终总结,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是从理性认识的高度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明确努力方向,指导和展望新一年的工作。
-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关键时点,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释放重要信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6次到上海考察调研。“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一以贯之的要求。这次到上海,深入调研金融、科技和民生工作,释放出鲜明信号。
-
聚焦四个关键,筑牢保密防线
把牢政治方向。坚决扛起党管保密政治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保密随机检查工作与保密工作重点任务一体谋划、部署、推进,找准检查工作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推动党中央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见效。
-
这项低碳生活新时尚,习近平提出新期望
今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再谈垃圾分类工作。总书记期望“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特别强调“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