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级干部带队,国家综合核查组分赴地方查这件事
2022-12-1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近期,多个国家综合核查组赶赴地方,开展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工作,这是二十大之后“三农”领域的首次考核评估,将对过去一年的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行全面检验。
近期,多个国家综合核查组赶赴地方,开展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工作,这是二十大之后“三农”领域的首次考核评估,将对过去一年的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行全面检验。
资料图: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阳产村,村民正在土楼前晾晒农作物。中新社发 方也亚磊 摄
13日,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的省级大员在做同一项工作,召开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对接会,迎接国家综合核查组的到来。
而在此前,12月以来,已有多个综合核查组分赴地方,他们的工作就是开展二十大之后“三农”领域的首次考核评估。
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局网站的介绍,12月初,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培训班在北京举办。培训班称,此次考核督查是“党中央交办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从各地已经披露的信息,带队赴地方的国家综合核查组组长为部级干部。例如,赴河南的国家综合核查组组长是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赴陕西的国家综合核查组组长是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于康震,赴青海的国家综合核查组组长是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
从各省份党报披露的考评对接会信息,多位国家综合核查组组长在会上介绍,此次考查是对过去一年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
上述针对此次考评的培训班也强调,要认真了解当前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成效,重点查找当前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创设什么政策、哪些政策还要调整完善,不断提升“三农”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指导性和精准性。要坚持动真碰硬,坚持客观公正,严守纪律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
例如,国家综合核查组在陕西指出,此次核查采取综合核查、第三方评估和媒体暗访形式,分省级、县级层面和综合分析研判三个阶段进行,重点核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综合评分,提出考核评估结果建议。
国家综合核查组在湖南强调,要通过考核评估,“帮助地方解决问题、化解风险,把基层实际情况和群众呼声愿望实事求是地反映上来”“要从严从实开展考核,在入户调查、交流座谈、实地核查等方面下硬功夫,把真实情况反映上来,把问题不足查找出来”。
国家综合核查组在吉林还指出,严查数据失真失实、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资料图:2021年9月23日,航拍宁夏贺兰县创意稻田。当日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宁夏多地举行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谢宇 摄
去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其中明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去年年底,中央向中西部22个省(区、市)派出22个综合核查组,对各地一年来的工作作出综合分析。
在本次中央层面再次下派核查组之际,一份事关乡村振兴的重磅文件于13日公布。
这份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强调省、市、县、乡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村党组织书记,是本地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
文件明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乡村振兴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执纪问责”,还指出“考核工作应当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出现频繁报数据材料、过度留痕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中央农办负责人在就上述文件的答问中介绍,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各环节,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上,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上一篇:敢字为先、干字当头
相关信息
MORE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党着力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
年终总结如何撰写?如何写出彩?
年终总结,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是从理性认识的高度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明确努力方向,指导和展望新一年的工作。
-
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关键时点,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释放重要信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6次到上海考察调研。“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一以贯之的要求。这次到上海,深入调研金融、科技和民生工作,释放出鲜明信号。
-
聚焦四个关键,筑牢保密防线
把牢政治方向。坚决扛起党管保密政治责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保密随机检查工作与保密工作重点任务一体谋划、部署、推进,找准检查工作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推动党中央关于保密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见效。
-
这项低碳生活新时尚,习近平提出新期望
今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再谈垃圾分类工作。总书记期望“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特别强调“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