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2018-03-23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在政策持续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十余年间实现了从技术受制于人,到主要技术和部件国产化,再到产销量和保有量世界第一的“三级跳”。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突飞猛进的同时,也暴露出投机性“骗补”、结构性产能过剩等问题。专家建议,从政策、技术等层面多措并举,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汽车产业2010年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
数据显示,得益于政策持续扶持和覆盖全产业链的财政补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迅猛,自2015年产量突破30万辆以来,产销量和保有量连居世界首位。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接近80万辆,增幅五成以上,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目前,我国已形成北京、上海、四川、湖北、广州等8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记者采访了解到,产业在驱动电机、控制系统集成、电池研发等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正不断攀升。
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走在全国前列。北汽、长安等一批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依托设在北京的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实现突破,主流续航能力从120公里升至400公里。目前,北京市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17万辆。
在中部武汉,新能源汽车年产值已突破3000亿元。武汉正打造具备20条固态聚合物电池生产线的国内最大新能源电池供应基地。武汉市新能源汽车的租赁多于销售,市场保有量为2万辆,规划到2022年达到4万辆,并健全配套充电设施。
在西部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初具规模,以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布局建设,相关汽车企业达到36户。为加快推广,成都市出台了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包括新能源汽车不受尾号限行限制、公共停车场首2小时免停车费、购置新车享受补贴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说,政策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强大动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和保有量已确立领先优势,但目前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随着外企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以往靠政策带来的投机性增长,将向结构性优化发展转变。这需要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供给。”孙逢春说。
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暴露出的骗补、结构性产能过剩等问题,国家相关部委对产业政策作出新调整。一是明确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直至2020年财政补贴完全退出;二是计划实施“双积分”政策,根据车企“新能源汽车占比”和“平均燃料消耗量”进行加减分,允许积分交易。
采访中,孙逢春等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利用更多政策杠杆,减缓行业“成长的阵痛”。孙逢春说:“现阶段补贴退坡是必要的”。他建议,用更多政策杠杆来进行支撑,比如将汽车作为节能产品进行节能补贴,同时建议各个领域推广碳积分。
据了解,国外对本国新能源汽车也有多种形式的补贴。例如,美国主要是对消费者进行补贴,补贴方式是税收抵免、购车补助,对企业是交叉补贴,由不达标的企业补贴低排放企业;德国则是降低用车成本,如免缴行驶税、堵车可用公交车道、可与家里第一辆车用同一号牌只交一份保险。
对于防范骗补,一些企业负责人建议,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宜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补贴,或利用物联网技术防范骗补。目前相关的技术已经成熟。
二是利用专业力量组建国家新能源车创新平台。孙逢春建议,政府应该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中心,在产业政策层面,对电池、电动、电控等前端关键技术、核心装备进行孵化、支持,使我国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实现全面突破。
据了解,在创新方面,德国、日本还建立国家新能源车创新平台,整合大学、企业开发共性基础技术;美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限定技术路线,鼓励通过企业竞争催生技术创新等。
一些技术企业负责人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哪些是未来主流技术,短时间内难下定论。现在的边缘技术也许在未来就会变成主流,因此政府在制定技术扶持政策时,眼光宜放长远,了解一些非主流技术、非龙头企业,不能“一棒子打死”,只根据几家领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情况就制定政策。
三是注重补贴消费端、补贴消费者。除了城市,农村也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待开发的消费市场。专家认为,相关市场也可以“自下而上”发展,从经济实用的低速小型电动汽车开始,从农村和城市郊区切入。
孙逢春说,中国农村市场因其价格定位等特点仍有市场空间,政府应更多地从政策杠杆层面进行管理。例如,对于低端市场产品不应该强行取缔,而应该通过供给侧改革和各种政策杠杆,如资金杠杆和政策补贴等进行调整。通过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提升技术门槛实现部委所提出的“提升一批、转换一批、淘汰一批”低端市场企业的目标。
此外,国际经验表明,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保持持续、稳定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佐治亚州2015年7月取消州政府的税收减免奖励,电动汽车销量大幅下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依赖政策。新能源汽车退补后短期内出现的滞销,可以通过市场方式慢慢消化,但等到2020年整个补贴完全取消之后,其他的政策如果不能跟上,企业的车型卖不出去,就有可能出现实质性的产能过剩。
专家认为,国家层面亟须对现有政策体系进行系统评估,也需要对非补贴政策工具进行系统研究,需要在科学评估基础上,做好政策的系统研究和规划,为未来政策调整、接力提供政策储备,以防止产能过剩的苗头转化成危机。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电煤需求淡季库存高位 现货交易冷淡价格走平
4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充分认识严格合同履约的重要意义,严格落实合同履约的各项要求,强化双向监管,加大违约认定力度,严格激励约束措施,切实做好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工作。
-
政府引导基金对社会资本的有效引导
作为政府投资的创新性政策工具,政府引导基金又称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由政府出资设立,遴选专业化的风险投资机构作为子基金管理人实施市场化运作管理,进而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成立子基金,采用股权投资方式投资政府重点扶持产业的创业企业,形成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的政策性基金。
-
比亚迪的大航海时代
中国引领了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潮流。作为引领者比亚迪,在国内拿到了超3成市场份额之后,也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开始书写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的新传奇。
-
专精特新“小巨人”申请进入优化竞争,关注认定指标变化趋势
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申请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将从数量目标转向质量目标,认定工作和复核工作同步进行,进入不断优化的阶段。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