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地方补贴或取消 补贴淡出时是外资反攻日
2017-12-2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年关将至,关于新一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酝酿进一步收紧的消息成为关注焦点。近日,有媒体报道称, 2018年中央财政补贴政策已基本完成,新补贴政策中续航里程不足150公里的产品将不再享有补贴。
同时,地方补贴也或将面临取消。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取消“地补”意在有效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并控制政府支出。该计划可能最早明年实施。
“未来中央财政将无法承受如此巨额的补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认为,以市场驱动取代政策驱动,以积分制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序发展才是长久之计。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可以预计政府购车补贴淡出之时,就是外资和合资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之日。
地方补贴明年或取消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新能源车补贴高达590亿元,2016年更是突破830亿元。据杨裕生测算,按照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以及退坡后的补贴制度,“十三五”期间仅中央政府就需为新能源汽车支付高达3900亿元的补贴。
事实上,尽管2017年新能源车的总体补贴相比2016年下降幅度高达40%,却仍难挡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继续迅猛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达到63.9万辆和60.9万辆,同比增长49.7%、51.4%。
而据最新曝光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信息显示,相比2017年补贴额度再退坡40%。在相关技术考察指标上,新政策增加了对单位载质量能力消耗量的分档考察,提高了对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和节油水平的要求。同时,地方补贴或将面临取消,最快明年起实施。
据测算,未来“如果国家补贴每年退坡20%,则需要补贴2553亿元;如果每年退坡25%,经过4年退完,仍需要1770亿元。”杨裕生表示,“即便按照每年25%的比例退坡,仍将是巨大的财政支出。”
有分析师表示,国家财政补贴已从主导变为辅助,产业的发展将主要依托市场和“双积分”驱动。下一步,新能源车企进一步提高整车技术水平的同时,更要压缩三电成本。之前依靠补贴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车企将面临生存大考。
补贴淡出车企迎大考
虽然政策尚未真正出台,但争议已经开始就新补贴政策细则的变化展开。与可预见的中央财政补贴重负相对应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后发展速度过快隐藏的种种隐患。
尽管产销量全球居首,但国内主流高端车型却乏善可陈,纯电动车总体销量的近七成均为A00级的小容量电动车。如果新能源补贴政策按照上述披露的草稿方案实施,A00级纯电动汽车产品能够获得国家和地方的补贴额度将较以往减少50%。对此,陈清泰表示,补贴淡出之时就将是合资品牌反攻之日。
事实上,与陈清泰持相同观点的业内人士并不少。有汽车分析师表示,日益趋紧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将身处其中的汽车企业推向市场化的浪潮。失去了政策优势,还要与合资品牌争夺市场,优胜劣汰已经不可避免,留给自主品牌的时间已然不多。
他同时表示,合资车企的专利技术以及知识产权大多投入集中在燃油机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在没有变现之前不会像自主车企一样倾尽全力。但随着燃油限值的临近以及新能源市场的持续火爆,合资车企势必全力出击新能源汽车领域。
编辑:证券日报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能否持续?工信部副部长这样回答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行业协会研究结果,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嵌入式开发的转变将如何影响未来计算
当前,开发者正在利用安全且性能增强的技术实现小型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赋能过往无法想象的语音、视觉和振动等 AI 应用,而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
-
我国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
关于2023年上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