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双极型可充铝电池研究进展
2020-07-26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可穿戴电子器件和柔性屏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对先进柔性储能器件的不断研究。为了满足柔性和便携性的双重要求,柔性电池需要在电极材料选取和电池结构设计上同时具备良好的柔性,高能量密度和较好的安全性能。
可穿戴电子器件和柔性屏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对先进柔性储能器件的不断研究。为了满足柔性和便携性的双重要求,柔性电池需要在电极材料选取和电池结构设计上同时具备良好的柔性,高能量密度和较好的安全性能。目前大部分柔性电池的研究主要针对于柔性材料和组件的开发,在电池整体结构上仍旧沿袭传统单极型设计,并且为了维持电池整体的柔性,导电性和连接性,往往引入大量额外的非活性组件,致使电池能量密度大大降低。鉴于此,针对可穿戴电池的应用特点进行电池结构上的创新设计尤为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清洁能源实验室E01组林泽京博士生在索鎏敏副研究员的指导下,针对上述问题为柔性电池设计了一体化的双极型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可充铝电池中(图1),该设计充分结合了碳/聚乙烯膜的柔性和双极型结构的低内阻、高能量密度的优势,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易操作性(图2),展现出了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柔性(0°~120°),并可以直接做成表带为4 V商用电子表供电(图3)。此外,采用该结构设计可以组装成10 V双极型可充铝电池,可为商用工作电压为9 V的LED灯持续供电,且其体积仅为串联的传统单极型电池的54%(图4),为高能量密度柔性电池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图1:可穿戴的双极型电池示意图
图2:采用碳/聚乙烯膜的单层可充铝电池电化学性能
图3:4V双极型可充铝电池电化学性能
图4:10V双极型可充铝电池电化学性能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ACS Materials Letters 》上,题目为Wearable Bipolar Rechargeable Aluminum Battery。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0104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2322)和壳牌公司(PT76419)的支持。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工业》杂志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能否持续?工信部副部长这样回答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行业协会研究结果,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嵌入式开发的转变将如何影响未来计算
当前,开发者正在利用安全且性能增强的技术实现小型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赋能过往无法想象的语音、视觉和振动等 AI 应用,而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
-
我国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
关于2023年上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