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之殇:产能待出清 价格仍将低位徘徊
2018-07-04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当前,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池来源,而锂离子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往返的嵌入和脱嵌来实现充放电的过程,进而提供动力;电解液则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池来源,而锂离子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往返的嵌入和脱嵌来实现充放电的过程,进而提供动力;电解液则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6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也跟着爆发,行业企业业绩靓丽、利润高企,风光无限;然而,高利润带来的是行业无序扩张,短短两年间,行业就经历了从产能不足到产能过剩的剧烈转变,行业企业间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急剧下滑,企业业绩虽然仍在增长,但是利润却一直下滑,行业企业风光不再。 股价跌跌不休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增推动了动力电池特别是动力锂电池快速增长。由此,锂电池行业企业股价也大幅上涨,如上游锂资源股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下游锂电池股比亚迪等企业的股价均大幅增长(见图一至图三);但是,这一切似乎都跟电解液相关企业无关。与上游锂资源企业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和下游电池企业如比亚迪等2017股价大幅上涨不同的是,2017电解液相关企业股价却震荡下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多氟多了(见图四至图七)。2018年,电解液企业股价更是跟随整个行业一起跌跌不休,不知何时是个头。(注:图一至图七均截取自新浪财经个股周K走势图。) 产能严重过剩,价格下跌不止 电解液相关企业股价2017年起跌跌不休,缘于其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局面。 锂电池电解液主要由溶剂、电解质和添加剂构成。 溶剂在电解液中的用量比例占80-90%,成本约占30%,主要有碳酸二甲酯等溶剂。在电解液溶剂市场,石大胜华是绝对龙头,市场占有率超过40%,其中,核心产品碳酸二甲酯市场占有率达40%,其他溶剂市占率达50%。 添加剂在电解液中的用量很少,但作用大,可显着提高电池的容量,改善电池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防止电池膨胀、电解液燃烧。 电解质主要有六氟磷酸锂等锂盐。由于六氟磷酸锂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其在锂电池电解质中的占比越来越大。2011年以前,我国尚不能大规模生产六氟磷酸锂,其主要由日本、韩国等企业提供,价格也一直维持在40万元左右/吨的高位。之后,多氟多国内企业突破了六氟磷酸锂的生产技术,能够大规模生产,其价格从40多万元/吨一路下跌,2015年初甚至跌到了8万元/吨、6万元/吨。 2016年以前,新能源汽车尚未启动,锂电池主要用在3C等消费类市场,锂电池电解液需求不大。一部手机、一部电脑,用电解液也就几克、十几克而已,一两家电解液企业的产能就足以满足所有市场需求。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启动后,由于每辆车的动力电池需要用到40公斤-60公斤的电解液,电解液市场需求大幅上升,市场供不应求,其价格也一路上扬,到2017年又达到了40万元/吨左右的高点。各相关电解液生产商也赚得盆满钵满,其股价在2016年一路上扬。各大电解液相关厂商也开始扩大产能,争抢市场。 |
来源:中国能源/魏秋利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能否持续?工信部副部长这样回答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行业协会研究结果,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嵌入式开发的转变将如何影响未来计算
当前,开发者正在利用安全且性能增强的技术实现小型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赋能过往无法想象的语音、视觉和振动等 AI 应用,而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
-
我国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
关于2023年上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