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汽车宣告终结——汽车巨头纷纷放弃研发
2018-06-2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随着全球环境恶化,开发新能源车成了全球共识。
随着全球环境恶化,开发新能源车成了全球共识。
但这并不等于就在开发路线上达成了共识,除了最常见的纯电动汽车之外,还有很多企业选择别出蹊径。
在这些特殊路线里,燃料电池车因为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几大汽车巨头的联手开发而最受瞩目。
可惜的是,几大巨头的联盟终于走到了尽头,它们用事实证明:燃料电池汽车,没有未来。
超一线品牌放弃燃料电池车
日产联盟和福特、戴姆勒的组合,是燃料电池车界毋庸置疑的引路人。
但这个组合终于宣布解散了:6月14日,福特和戴姆勒宣布:关闭其位于加拿大的燃料电池合资公司。
19日,日产-雷诺-三菱联盟宣布,将冻结2013年与戴姆勒、福特签署的燃料电池车(FCV)商用化计划。
这两条消息的公布,意味着燃料电池汽车这条路线遭受重创。
前景可期?前景无望!
提到燃料电池汽车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这么一句:燃料电池汽车,前景可期。
但是,他们选择性无视了,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进程缓慢的事实。
写作前景可期,读作发展缓慢。
与传统燃油车或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不同,燃料电池车拥有一套相对独立复杂的动力系统,这也就直接导致燃料电池车的成本增加。
燃料电池车动力系统
从具体车型上看,丰田Mirai售价6.9万美元,本田Clarity售价6万美元,远高于同级别车辆,这成了燃料电池车销售时的最大阻碍。
还在研究燃料电池汽车的汽车超一线品牌,有且只有丰田:丰田的燃料电池汽车,总销量还不到一万,却已经占了全球市场销量7成以上。
这样的汽车,有何前途可言? 也难怪各大公司最终放弃。

随着电池成本不断下降,成本居高不下的氢燃料电池车,优势已经丧失殆尽。
就像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说的一样:氢燃料电池车制造商“相当愚蠢”,是‘把资金赌在幻想上’。
叫‘未来’的燃料电池车,没能为这个产业夺回未来,未来,只属于纯电动汽车。
来源:中国电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能否持续?工信部副部长这样回答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行业协会研究结果,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嵌入式开发的转变将如何影响未来计算
当前,开发者正在利用安全且性能增强的技术实现小型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赋能过往无法想象的语音、视觉和振动等 AI 应用,而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
-
我国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
关于2023年上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