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超级电容制造走向工业4.0
2017-03-1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标志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业4.0概念席卷全球,也成为了我国制造业的热门话题,国内各制造行业纷纷求索自身的智能制造之路。作为一家典型的离散型元器件制造企业,国内超级电容领军企业集星科技也正在探索将该理念践行于超级电容生产制造中。
标志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业4.0概念席卷全球,也成为了我国制造业的热门话题,国内各制造行业纷纷求索自身的智能制造之路。作为一家典型的离散型元器件制造企业,国内超级电容领军企业集星科技也正在探索将该理念践行于超级电容生产制造中。
超级电容是近十年以来新兴的产业,伴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快速经历了手工生产、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进程。为了满足客户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集星科技自2010年以来由半自动化跨越走向智能自动化生产。该企业负责人称,鉴于超级电容器制造环节工艺的复杂性,包括极片制造、材料焊接对制造装备的自动化要求高,投资大,工厂的智能化升级工作按照 “高标准定位,系统化布局,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策略推进的,目标是一个全面实现机器互联的智能化自动化制造系统。以装配工艺为例,工程技术团队在深入了解关键工艺的基础上,本着有效、节约、可控的原则,自主开发了更适用、更高效的装配自动线,掌握实现关键工艺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升级换代能力,确保独特的工艺技术控制手段。“工厂正在努力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朝着智能化制造的方向发展”。
在分布实施生产自动化的同时,集星科技还自主开发了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现场生产数据全面采集和全过程可追溯,既及时准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编排合理的计划与生产进度,又全面控制产品的全生产周期的质量数据。从数据采集,分析,到工程能力评估,实现了产品制造过程的在线数字化。此外,产品开发系统的引入确保了每个产品的开发文件及量产操作文件都齐全完备,充分保障每个产品的设计、生产导入过程可识别、可追溯、可控。而ERP、CRM系统的引入,则正把企业的生产、供应、经营数据实现有机的整合。
工业4.0的核心理念是智能化工厂、智能化生产和智能化物流,集星科技在全力打造自身的智能化、自动化制造系统同时,还积极向上游发展,正部署逐步与包括物料、外协加工等上游供应商建立信息数据的交换系统,并建立网络化、分布式生产、物流设施体系,以形成全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同时,针对客户的个性化、订制化需求,赋予物料个性化信息,通过产品和生产信息系统的完善、柔性化加工平台的实施、供应链的信息整合,提升整体的柔性化制造能力的反应速度,订单周期明显缩短,满足了下游客户零库存的要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前文提及的负责人称,集星科技充其量仅开始了制造系统智能化升级的初级阶段,在工业4.0上不过就是小学生。“制造系统本身的建设之外,有关组织层面的管理变革,以及产业生态圈的建设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我们要探索的路还很长”。
来源:
标签:
上一篇:赛迪顾问100个行业年度数据首发
下一篇:近十年超级电容器领域的重大突破
相关信息
MORE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能否持续?工信部副部长这样回答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行业协会研究结果,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嵌入式开发的转变将如何影响未来计算
当前,开发者正在利用安全且性能增强的技术实现小型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赋能过往无法想象的语音、视觉和振动等 AI 应用,而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
-
我国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
关于2023年上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