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能源小客车指标获两个月延期
2017-02-2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北京新能源汽车停售,消费者或面临指标作废的事件进入公众视野。2月24日,也就是在去年8月份发放的一批新能源汽车指标还有两天就将到期之际,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紧急宣布将这批指标的有效期延长两个月至4月26日。同时发布今年第一批纯电动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备案信息。
北京新能源汽车停售,消费者或面临指标作废的事件进入公众视野。2月24日,也就是在去年8月份发放的一批新能源汽车指标还有两天就将到期之际,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紧急宣布将这批指标的有效期延长两个月至4月26日。同时发布今年第一批纯电动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备案信息。
经此一役,“地方目录”话题又起波澜。事实上,对于北京新能源汽车目录的质疑声从没有停止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京只针对纯电动车给予购车补贴。
有业内人士看来,国家已经对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必要的审查,地方政府再设置“小目录”只会增加企业负担,给消费者造成不便,近期由此引发的停售风波、闪电备案以及指标延期就是明证。
新能源指标获两个月延期
备案车型披露
2月24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北京市2016年第四批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使用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指出持有2016年8月26日配置的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的消费者,可在2017年4月26日之前办理车辆购置税及机动车登记相关手续。
事实上,按照北京市关于小客车指标的规定,每两个月通过摇号方式产生一批指标,有效期半年。去年8月份发放的指标应于2月26日到期,《公告》的紧急宣布即意味着2016年第四期新能源汽车中签指标将可延期两个月时间。
同时,北京市经信委还发布了今年第一批纯电动小客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备案信息。
备案信息中包括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有5款车型,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有1款车型,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共有2款车型,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共有2款车型,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有2款车型,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有1款车型,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共有1款车型,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共有1款车型,拓速乐汽车销售(北京)有限公司共有20款车型。
地方目录问题凸显
存废遭专家热议
过去的一周,对于北京市主管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几个政府部门来说,是“手忙脚乱”的一周。
受一系列骗补丑闻的影响,工信部将去年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推翻重审,并于1月23日发布今年首批推荐车型目录。由此,北京市的“地方目录”也要全部重新审定。而彼时距离2017年首次摇号以及去年8月份指标到期只剩下了一个月时间。
与此同时,由于“地方目录”缺失,北京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停滞、无法上牌的问题日益严重,不但严重影响到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时也极大阻碍了消费信心的树立。
为此,新能源汽车推广相关部门闪电备案、火速审批。2月21日,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公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备案工作的通知》;2月23日14时左右,发布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申报备案企业及产品信息公示》;是日下午18时许,又追加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车《申报备案企业及产品信息公示》;公示仅一天之后,2月24日下午,北京市经信委发布了正式的备案企业和产品信息。
对此,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景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协会以及北京相关部门一直在加班加点的进行相关审核和报备工作。“先期通过国家目录的车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会相对过硬,准备材料也相对齐全,以抽查形式为主。而对于首次进入北京地方目录的车企,要求必查。”
此外,由于江淮汽车、长安汽车以及吉利汽车的部分售后服务网点存在问题,需按专家意见尽快进行整改。“所有这些工作,都是与时间赛跑,以确保2016年8月26日配置的新能源小客车指标不因政策原因而过期作废。”赵景光对记者表示。
然而,经此一役,“地方目录”话题又起波澜。事实上,对于北京新能源汽车目录的质疑声从没有停止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京只针对纯电动车给予购车补贴。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国家已经对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充分必要的审查,地方政府再添设“小目录”筑地方壁垒,只会徒增企业负担,同时给消费者选购产品造成不便,由此而引发的停售风波、闪电备案以及指标延期就是明证。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北京作为首都,提出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要求可以理解。“地方目录旨在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能,加强车企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存在仍有必要。”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
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面向社会就铝冶炼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
碳排放权交易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排放权交易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环境政策和市场机制。它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视为可交易的商品,以达到降低排放总量的目标。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以及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势头能否持续?工信部副部长这样回答
1月19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能否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根据行业协会研究结果,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销能够实现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
嵌入式开发的转变将如何影响未来计算
当前,开发者正在利用安全且性能增强的技术实现小型低功耗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赋能过往无法想象的语音、视觉和振动等 AI 应用,而这些应用正在改变着世界。
-
我国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发展分析
今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
关于2023年上半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综合分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